都来读 > 执笔画唐 > 第28章 第28章

第28章 第28章


昭宗李晔微服行于宫内,打算前往禁苑,取些佳酿后,于禁苑陪陪皇后。

        行经西内院时,瞧见西内院门外,停着十余架马车。

        李祺正在旁,盯哨装运。

        “父皇?”瞧见父皇走来,李祺走上前去:

        “东院事疏漏了些东西没带,祺儿接托,帮东院事装车运过去。”

        “哦?那你呢?”昭宗笑容深邃。

        李祺脸一红,旋即不羁地昂起头:

        “我自然也要过去。”

        昭宗心知拦不住她,只得无奈一笑,抬步进入西内院。

        却见朱案旁的木箱里,摆着厚厚一沓图纸,昭宗凑上前去,拿起一幅。

        “早前便知刘东院是个画家,没成想,画作竟如此栩栩如生。”

        这幅画,画的正是幽云十六州、连片的古长城。

        长城之下,崇山峻岭,遥远天边,乌云压顶,奔腾的千军万马,以背影连绵成军,声势浩荡。

        又拿起下一幅,昭宗却被刺了眼——

        画中,是尸摞成山的惨象,一枭贼立于尸山之上,仰天举剑,身形无比高大。

        而四周叛军齐齐望他,高举呼胜的手臂。

        几个露脸的贼将,面露癫狂的嚣张,让人看着,咬牙切齿的恨。

        看着这触目惊心的画,昭宗仿佛都能闻到,画中场景的硝烟气。

        他草草放下画,背过身去。

        而心里在想,刘筠的画,真实地叫人叹为观止。

        若是让刘筠行遍天下,他刘筠,便能成他的眼睛。

        代他,看遍大唐。

        李祺将摆在朱漆竹架上的几支卷轴,拿下来放入木箱里。

        一想这几支卷轴应该也是画,只是比别的单幅画作,保存得更精心些,便略带好奇地展开一幅。

        这一展开,李祺差点笑出声来——

        画的,是她。

        “嚯,画的活灵活现呢。”

        昭宗转头一瞧,画中竟是他的爱女,不禁地发出赞叹。

        李祺的心如泡入蜜罐。

        画里她的形象,是她率部携粮草,驰援东川时。

        骑着马的她,风尘仆仆,神情疲惫又坚毅。

        重点是,画里那时,是刘宛筠第一次见到她时。

        “父皇,还那般坚定以为,他不喜欢祺儿吗,他心里,早就有祺儿了。”

        “这画,就是证据。”

        昭宗看李祺那得意的笑容,无奈苦笑道:

        “祺儿,这你就不能怪父皇了,谁叫他将对你的心意,藏的这么深呢。”

        “他学识渊博,格局远大,注定是为苍生谋道之人,若祺儿是普通人,他跟祺儿去过平凡日子。”

        “入世不得志,你说,他会自在吗。”

        李祺略露不满反驳道:

        “父皇,正因祺儿不是普通人,他才喜欢祺儿的。”

        “此普通非指身份,而是思想,若祺儿是个普通人,却有不普通的思想,他还是会喜欢祺儿的。”

        “哈哈,好了好了,父皇知道了,你们除非在一起,否则无论跟谁,都会不自在、不得志。”

        “相配,相配,行了吧?”

        昭宗宠溺地摸了摸李祺的头,旋即想起什么般,道:

        “对了,祺儿,你母后……有喜了。”

        “什么?!”李祺先是一惊,随后欣喜:

        “真的?我这就去探望母后!”

        ……

        禁苑,积善宫。

        积善皇后一身朴素着装,坐在茶案旁。

        一边翻阅经籍,一边慈爱地垂眸,看向腹部。

        她正在琢磨,给孩儿起个什么名字。

        “母后!”

        李祺兴奋的嗓音,惊的积善皇后茶盏一颤。

        瞧见李祺兴冲冲跑来,她慈爱又略带责怪道:

        “行事风风火火的,吓娘亲一跳。”

        “母后,听父皇说,您有喜了,祺儿特意来看看呢。”

        李祺蹲在皇后身旁,满眼神奇的抬手,摸了摸娘亲的肚子。

        此前,她从未想过自己嫁人后、相夫教子的日子。

        而现在娘亲有喜了,她自然地去想,等刘筠忙完了大事,将来,她会跟刘筠,过上怎样的生活。

        他们所生活的雨花阁,未来会是怎样的场景?

        这一想,便自然想到了……孩子。

        她喜欢孩子吗?若是喜欢……

        “想什么呢。”皇后笑着看着出神的她,给她斟了杯茶。

        “娘亲,您现在……开心吗?”李祺探寻般问道。

        “当然开心呀,娘亲翻完了几本经籍,都还没能确定,给即将出生的孩儿,起个怎样的名字呢。”

        看娘亲满脸期待的幸福笑容,李祺又想道——

        或许,她应该也喜欢孩子吧。

        如果喜欢,她会给孩子,起个怎样的名字?

        ……

        幽州城郊,刘宛筠坐在临扎营帐内,手中执笔,快速地写写画画。

        天色由白转黑,再由黑转白,她就这么疾笔了一日一夜。

        手边不知不觉,便摞下厚厚一沓图纸。

        “镇抚大人,全军已整军完毕,正等您前去指令。”副将薛连行入营帐道:

        “若无指令,便例行操练了。”

        刘宛筠站起身道:“有指令,走吧。”

        偏僻的郊外,五万府兵五校一排,列了整整一百排,场面十分浩大。

        “即日起,取消日常操练事宜,取消解甲时务农规定,由校尉带领,执行其他军务。”

        此话一出,议论纷扬。

        两名副将也愣了,赶忙低声询问道:

        “军中规定,若不操练,则解甲归田务农,镇抚大人这是要做何安排?可有明文指示?”

        “陛下的指示,说来复杂,因此决议,分别安排行事。”

        “令大军原地静坐等候,叫众校尉上前来,分别安排。”

        “是,大人。”

        两名副将听罢后,匆匆下去传令。

        不多时,五百名校尉走上前来,刘宛筠逐个对谈,分派任务。

        “你们十位校尉,带领麾下将士,去附近深山伐树,伐得的树木,全部运到幽州主街附近。”

        “大人,这是要伐多少树?”校尉愣着神情问道。

        “一直伐,直到我下派其他任务为止。”

        “是,大人。”

        ……

        陆续间,伐树大队、运沙大队、挖土大队、开采山石灰大队等等,陆续派出。

        又派了几队人去到主街附近,搭建上百个烧砖窑。

        五支丈田分队,由幽州出发,分别前往卢龙五州,重新丈量及划分农田亩数。

        铸铁监建址落定,建造图交付给校尉,叫校尉带领百人,照图搭建。

        铸钱监、造纸监、印刷监、粮库、钱库、物资储备库等等,亦如是。

        半数兵力留在幽州城郊,按照主城建造规划图,在幽州主街旁,照着图纸规划,建造三条主干道。

        规划的主干道长达两里,主道两边,规划建造上千间商肆、三百间府邸。

        另又在主干道东西两侧,各规划了一片住宅区,派人按三丈一间,规范待建住宅范围。

        这片地是拿来卖的,由买主自行承建。

        其余兵力则带着钱款,前往周边城池,按采购清单,采购各类物资,如粮食、肉类、铜矿、铁矿等。

        外出的兵力,顺便带出纸刊,将消息散布出去——

        幽州大量募工,男女不限,包吃包住。

        筑工月奉五千钱,砖瓦匠月奉六千钱,烧砖匠月奉计件、多劳多得。

        木工月奉七千钱,铸工月奉八千钱。

        各类女工月奉五千起。

        ……

        一通安排下来,主街附近的开工阵仗,风风火火。

        不出五日,来幽务工者络绎不绝,主城建设如火如荼。

        “听闻烧砖匠烧个三百件砖,就能得百钱呢,一天能烧个至少两千件、也就是将近七百钱。”

        “咱不如退掉兵籍,去烧砖得了。”

        “要是能挣下这些钱,咱回乡后,讨个媳妇儿过日子,能过的美滋滋啊。”

        “我也想呢,但你瞧校尉大人凶巴巴的,他能同意?别想了。”

        两名将士推着推车,载木材返程间,嘀嘀咕咕。

        对城内给出的优厚工钱,一脸向往。

        而带队的校尉走在前头,眉头愁烦地拧成疙瘩——

        镇抚交了另一份任务给他,三日后回归主街,带队建造商肆和铺路。

        本来队伍里头的人,就在惦记退兵籍去务工,被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索性直接凶巴巴训斥,堵了回去。

        这要是去了主街,队伍岂不是要直接,原地作鸟兽散?

        这天,刘宛筠坐在营帐案前,仍在执笔,写写画画。

        “大人,末将实在是顶不住了,队伍里头闹着要退兵籍去务工呢。”

        “连诸多校尉都动了这心思,再这么下去,军不成军,又如何再凝聚?”

        都尉张适一脸忧心忡忡,终于忍不住,进来汇报这情况。

        刘宛筠莞尔一笑,不动声色:

        “是吗,那你传下去,退兵籍当然可以,照这个告示来办。”

        说着话间,刘宛筠头也不抬的拿起一份公牒,递给张适。

        张适一脸疑惑的接过,打开。

        里头的内容,惊掉他下巴:

        “欲退兵籍者,退籍后,依规发安置费……黄金五两?!小米十石?!”

        “大人!若这告示张贴下去,退兵籍竟反倒厚重犒赏!大军直接全跑光了!不可啊!”

        “是吗?”刘宛筠忍着笑,又拿起一份公牒递过去:

        “那你再看看这个。”

        “兵籍者待完成主城打造后,若退兵籍,依规于卢龙镇五州内,选领十亩良田,同时发放安置费黄金十两,小米二十石,所领之田,依摊亩制纳赋。”

        “哇……”退兵籍安置费之丰厚,让张适都双眼发光。

        若届时他也退兵籍,有这么丰厚的安置费和良田在名下。

        盖十间气派的坯瓦屋,都还能盈余一大半。

        或者直接在新主街买一间宅院,收成的粮食也能卖钱。

        不知不觉,张适陷入到对未来小日子的畅想中,久久回不过神。

        “诶对了,大人,摊亩制是何意?”

        “陛下昭书曰,改摊丁制为摊亩制,一亩良田,纳赋两成,十亩同两成,二十亩亦如是。”

        “哦哦哦,可以啊,若天灾祸事等致使欠收,亦能依实际收成来缴赋,良制,良制!”

        “末将即刻传达消息去!”

        说罢,张适兴冲冲的跑了。


  https://www.dldwx.cc/xs/71743037/1610001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