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三国之跃马横刀 > 第三十七章 颍川求才

第三十七章 颍川求才


颍川郡,豫州八郡之一,颍川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历史上第一个皇朝夏朝便定都于此。《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颍川郡因此而来。

        颍川郡是中原地区大郡之一,领十七县,物产丰富,人口众多。颍川豪门辈出,其中最著名的有颍阴荀氏、阳翟郭氏、颍阳王氏、舞阳韩氏、长社钟氏、许国许氏等,还有颍川首姓陈氏巨族。

        秦雍带着典韦,直奔颍阴而来,秦雍的主要目标是荀彧,找到这个人,秦雍就能认识更多的颍川士子。从中寻觅自己想要的人,当然也要人家愿意帮助他。

        荀氏一门在中原的影响力甚大,乃荀子之后。荀彧祖父荀淑有“神君”之称,皆因其办事明理、德高望重。荀淑有八个儿子,并有才名,人称荀氏八龙。荀彧自小就才名在外,时有“王佐之才”的美誉。

        荀氏族学,在当地也非常出名,很多东汉后期的著名人物皆出于此。

        秦雍、典韦二人寻找到荀彧所居住的府邸,将陆泽的信交给门仆,就站在门外守候起来。

        不久一位年龄在二十上下的年青士子就急匆匆地走了出来,只见此人身长约七尺五寸、魁伟俊美、卓尔不凡。年青人疑惑地看着秦雍、典韦二人,随即对着秦雍拱手问道:“足下便是秦雍?”

        秦雍不敢怠慢,连忙拱手一礼道:“在下便是,请问足下可是荀彧荀文若?”

        荀彧连忙客气道:“在下正是,走我们进去说。”

        荀氏府邸,面积广阔,比起秦雍在凉州所见的富豪坞堡犹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却没有富豪坞堡那么奢华**,给人以清幽自然、恬淡雅致之感。轩池水榭、幽径土石均若天然生成,没有人工斧凿的痕迹。

        荀彧带着二人七转八拐,走了不短时间才到达他的住处。

        分宾主落座后,荀彧便道:“秦兄弟,子仁兄一切可好?”

        陆泽,字子仁,泽有恩泽、仁慈之意,取字仁,有辅助之意。秦雍闻言道:“陆兄一切尚可,他已迁至雒阳,想在朝堂有所作为。”

        荀彧闻言,不禁沉默了,良久才道:“秦兄弟见谅,我一时走神,多有怠慢。子仁兄托信来言秦兄弟意欲广结天下名士,若至颍川,让在下务必多介绍些良才士子与秦兄弟认识,不知秦兄弟欲何时前往?”

        秦雍本来就于这荀彧不熟悉,只是由于陆泽的面子,荀彧愿意为他引荐,就已经说明荀彧此人雅量高致、胸襟豁达。闻言立刻坦荡地道:“一切但凭文若兄做主。实不相瞒,在下乃骁骑校尉秦雍,朝廷命在下驻守富平,统领一县军政。在下虽然在军事处理上没有问题,然民政方面,在下才疏学浅,不得其法;朝廷委任官员要么停驻冯翊不前,要么干脆就不就任。眼看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此次才冒昧前来,斗胆寻求一位为民着想的有志之士,治理县政,让我北地百姓也能如中原百姓一般安居乐业。”

        秦雍言辞恳切,胸怀坦荡,目光灼灼地望着荀彧。荀彧看着眼前这位已经名闻天下的少年校尉,他那清澈的眼神,以及诚挚的神情,使得他心中不禁一阵感动。

        荀彧是一个死忠于汉室的士子,对于大汉境内每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他都有耳闻,并且悉心了解内情。荀彧知道,眼前这个少年一家三代皆是战将,称之为战将世家也不为过。父祖皆为守卫凉州而战死,眼前这位少年更是十四岁就领军出战,在一些门阀士族之中,十四岁的少年还是耕读嬉戏之时,秦雍却已经与边外异族生死厮杀了。然而大汉对于战死的将士抚恤的确令人心寒,单拿秦雍来说,其祖父战死后,其父亲只能靠上山打猎来养家。其父亲战死后,秦雍从十一、二岁就要支撑家庭的生活负担,要不是父亲生前的战友、兄弟帮衬扶助,其一家估计早就死于战乱之中。朝廷愧对这样的烈士之后,皆因秦家起身于庶族寒门,这些都不是他荀彧可以改变的。想到这里,荀彧诚恳地道:“秦兄弟,在人外就不必说出自己的职位,你知我知便可,以防被有心人记挂,徒增麻烦。至于你的目的,我一定竭力帮你达到。你们就在这里用饭好了,午饭后,我们就去颍川书院看看。”

        秦雍闻言,立刻连连道谢。

        午饭后三人直奔颍川书院,颍川书院是荀氏创办的私学,但这里求学的士子倒是很多。荀彧不断地拱手施礼和熟识的人打招呼。

        由于正在上课,荀彧带着秦雍、典韦二人只有在学生休息的地方等候,荀彧一边和秦雍寒暄,一边为秦雍介绍颍川的地理人文。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傍晚时分,等荀彧召集完学长学弟前来后,天已经变黑了。为了众人着想,荀彧也没有过多客套。起身直接道:“诸位学长、学弟,首先感谢诸位能卖小弟这个薄面,小弟就长话短说,凉州富平县,北地郡前郡治,如今缺乏有志之士治理,今小弟受友人所托,欲请诸位中有意者赴任,那位兄弟愿意出山帮忙。”

        众人本来以为有什么有趣的事,不想原来是去那等苦寒之地受罪,顿时大部分人已经兴趣缺缺,只是碍于荀彧的面子,才没有离开。

        “文若贤弟,朝廷没有派遣官员治理吗?”一位体态修长,长相俊美的青年疑惑地问道。

        荀彧见问话的是钟繇,钟繇比荀彧大十二岁,荀彧在他面前也不敢托大,连忙道:“元常兄有所不知啊,朝廷派遣的官员,不是在冯翊停驻不前,就是根本就不敢上任,如今不仅富平,整个北地百姓几乎都处于自治状态。衣不避寒,食不果腹,确实急需治理。”钟繇可不常来书院,不过近段时间由于生病正好在家,就来书院转转,不想正巧碰到此事。闻听荀彧之言,不禁恚怒道:“这帮祸国殃民的蛀虫,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钟繇也是汉室的忠诚拥护者,听到这种情况,如何不怒。

        “可惜我不擅长政略,不然我倒是愿意去试试。”一位二十五、六岁年纪的士子,慨叹道。

        荀彧赞赏地看了对方一眼,随即道:“术业有专攻,公达不必介怀。”公达即是荀攸,字公达,荀彧的侄子,却比荀彧大四岁。

        “哎”,此时一个十一、二岁的童子,老气横秋道:“可惜我也不擅政务,不然我也去看看。”说完还像荀攸一样抚胸长叹。

        荀彧闻言,不禁笑道:“小嘉儿,如若现在肯学习,还来的及啊。”

        其余几人,顿时戏谑地看着童子,眼中充满揶揄之色。

        只见那童子却视若无睹,故作老成道:“我的志向当学太公他老人家,胸藏百万甲兵,万千谋略,你们懂个什么。”

        秦雍站在荀彧身后,眼看众人不是志不在此,就是不愿前去,心中十分失落。这其实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但他仍然不甘心,想到自黄巾之乱开始,到魏国统一中原这段时间,中原人口从五千五百多万,最后只剩下不足千万,中原百姓死于这场浩劫之中的占了十之七八,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统治者重君不重民。于是悲愤之下,跨步而出,一揖到地,恭声道:“还请诸位以我大汉百姓为重,不吝伸出援手,在下感激不尽。”

        一位年约二十来岁,身长七尺、粗布黑袍的男子,拱手一礼,谦虚地问道:“不知道这位秦兄弟,仙居何处?”

        “在下祖籍凉州张掖,如今客居在北地富平。”秦雍不解便据实以告。

        荀彧见黑袍青年似乎对秦雍很感兴趣,刚要出声替他介绍一下,却被黑袍青年用眼神制止了,只见黑袍青年接着道:“富平与匈奴人毗邻,秦兄弟即使请到能人治理好富平,匈奴人再有劫掠,不是依旧会被打回原形了吗?”

        秦雍闻言,神色坚定、掷地有声地说道:“只要在下在富平一天,绝对保护富平不失,富平攻陷之日就是在下身死之时。去年秋天,鲜卑退却之时,富平整个县人口不到三万余人,如今富平人口增至十余万人,这全是凉州父老信任在下,愿意托庇于富平。因此在下不想让那些相信在下的人失望,一旦颍川没有人出山,在下就会去鹿门山请,今年秋天之前,在下愿跑遍中原各处,只为能得一位心有百姓的政才。”

        黑袍青年,看着秦雍那坚定的神情,神色和缓,认真地道:“在下不擅长政务……”

        “你既然没那个能力,干嘛废话半天,耽误我家主……公子的大事。”

        典韦在一旁闻听此言,不觉勃然大怒,厉声喝道。

        “君明,休得无礼,还请这位兄台见谅,他就是个粗人。”秦雍连忙道歉到。

        黑袍青年也不生气,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泰然自若道:“虽然在下不擅治理,但是也略知一二,愿倾力一试,不知道,秦兄弟能否做主。”

        秦雍闻言大喜,慌忙道:“做的了主,做的了主的,感谢兄台相助,不知兄台贵姓高名?”

        “在下戏忠,字志才”黑袍青年拱手道。(历史上戏志才,不知道是其名不详还是其字不存,但是综合多方面考虑这里笔者给他安个名字吧。可以推测的是戏志才极有可能出身寒门庶族)戏志才其实一直在求官,只是因为他的出身却没人愿意用他。其实荀彧刚一说他就想出言应承的,但一个文人的矜持和风度促使他直到秦雍恳求后方才出言,古时但凡有气节的文人其实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要脸不要命。

        ;


  https://www.dldwx.cc/xs/55998/2830458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