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我是低调的修真神探 > 第四十六章 捡大漏得云山墨戏图

第四十六章 捡大漏得云山墨戏图


  海珠桥2边长达3百米的行人通道里,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地摊,陈华锋每个摊位都停留看看都有什么新奇的物品。

  陈华锋看到一个摆着几个瓷器的地摊,其中一个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高8.5厘米,口径45.7厘米,足径26.9厘米。盘敞口,折沿,弧腹,圈足,细砂底呈火石红色。通体施白釉,里外绘青花纹样。折沿处绘缠枝菊纹一周,共18朵。内腹绘缠枝石榴、菊花及牡丹纹。盘心绘折枝莲花一枝,周围绘4组如意头云纹,云纹内各绘一折枝菊花纹,云纹间由缠枝纹相连。盘外腹绘缠枝菊花8朵及莲瓣纹。

  所绘花卉纹饰笔法流畅,充满活力,特别是盘心的折枝莲花,别具清淡高雅之韵味。此盘胎重体大,形制完整,好像是洪武时期制瓷的风格与水平。

  意念往这个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包囊起来,开始陶瓷釉质的老化鉴定,老化系数0.10,这是个民国仿洪武青花,估价2万左右。这个大盘是一件高仿,各种细节都做的非常好,应该是对着真品来仿的。可惜遇到了陈华锋的意念和强化过的眼睛,这个大盘釉质只有100年的演变,无法达到600多年洪武时期的演变结果,这也是高仿任何技术都无法达到的。

  陈华锋拿起这个大盘,问摊主:“老板,这大盘什么价。”

  摊主神秘的说;“这是洪武时期的青花折枝花卉纹大盘,你看这青花,折枝,花卉,火石红,缠枝,菊花纹,莲瓣纹。都是大开门,60万可以拿走。”

  陈华锋微笑把大盘放下,说道:“5000,不卖我就走了。”

  摊主也不生气,还价道:“4万,低于这个数,就不卖了。”

  这个摊主也是门清,陈华锋于是站起来,继续往别的摊位走去。

  几幅画风古朴的画作出现在一个摊位上,摊主是一位60多岁的大爷,白色的山羊胡飘逸在下巴处,颇有几分古风。

  陈华锋站在摊位前,细细观看这几幅画,其中一副《云山墨戏图》,南宋米友仁绘,纸本,墨笔,纵21.4厘米,横195.8厘米。钤有吴国逊、刘珍、朱辉、冯铨、梁清标、安岐等鉴藏印15方,此图描绘沿江景色,近处岸边一条细径曲曲弯弯,间有板桥相连,远方峰峦起伏,云烟密布,溪流缓缓,林木森郁,屋舍隐现。此图采用“米家山水”的典型画法,山峦坡渚先用淡墨染就,继以大小各异的横向墨点反复在山头、山脊等部位再次图写,从而达到表现江南风光润泽华滋、雾气迷蒙的独特效果。明代董其昌曾携此图往游洞庭湖,惊叹米友仁的写生本领,云:“舟次斜阳,篷底一望空阔,长天云物,怪怪奇奇,一幅米家墨戏也。”

  这幅画卷在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画卷十三、《墨缘汇观》卷三《名画上》、《石渠宝笈续编》卷十七有著录。

  据说《云山墨戏图》真品在国家皇宫博物院,据专家分析根据其画法、题款的用笔及书写部位等因素认为并非米友仁原作,不过,此图画法全从“米家山水”而来。

  陈华锋先用眼睛细微观察,这画作应该是民国时代所画,画风技法上乘,但是还没达到大师水准。却画的很完整,犹如对着真品在临摹,装裱的技法是纸镶绫边装:画芯由一色纸料装饰,并在其左右各镶绫边。

  感觉好像那里有些问题,于是用意念往这幅画浸入,通过第一层画芯,下面一层是命纸,也是画芯的托纸,托纸直接和原画接触,能延长作品的寿命,也能够使作品更加出色。故而称之为“命纸”。

  意念穿过第二层托纸,第三层托纸,最后应该是最后一层配背(裱覆背纸)。咦,怎么第三层托纸后有一副画。

  意念把一副画工精美,技巧达到大师级的《云山墨戏图》隐藏的画在脑海里呈现出来,这是米友仁的真品!意念对这幅隐藏画的纸质进行分析,确定是南宋的纸质,钤印章甚多,有十多方,其中有作者的友仁叠篆印,还有项元汴、吴廷、吴国逊、刘珍、朱辉等鉴藏印15方等人的钤印章和以及米友仁题跋,与国家皇宫博物院的存画相比较,这幅隐藏画更像是真品!这幅藏画肯定为了逃避战乱,外面贴了一副仿画,以便以假乱真,保存真画,可能原主死于战乱,这画后面不知如何辗转来到此地!

  陈华锋保持冷静,问摊主道:“老板这幅仿的《云山墨戏图》,什么价格啊?”

  古风摊主,摸了摸山羊胡须说道:“既然你看出是仿品,但是也是民国仿的,收藏价值不菲,那就10万,不二价。”

  陈华锋按耐住狂喜,从背囊里拿出10万现金递给摊主说道:“这是10万,你点一点。”

  摊主接过10万,清点了一番,说道:“对,这是10万,这画你可以拿走了。”

  陈华锋小心地把画卷好,放进背囊,转身离开了这个摊位,继续往别的摊位走去,一边走,一边笑容不可抑止的露了出来。


  https://www.dldwx.cc/xs/96099893/7026487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