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 第六百零六章:曙光所在,黎明即在

第六百零六章:曙光所在,黎明即在


【我是个废物,还在尽全力修改中。】
  【五百九十九章已修改半章。】
  “追兵是甩开了,但长山大哥却因伤势过重,久无停歇,而再难坚持。”
  “长山大哥......长山大哥最终......最终还是倒下了。”
  龚泉山微微一顿,再度缓缓抬手擦去眼角泪痕。
  随即深呼吸数次,用以平息心中悲愤。
  百余息后。
  龚泉山再度缓缓开口说道:“后来。”
  “属下将长山大哥埋葬于一处乱葬岗旁。”
  “待将长山大哥埋葬后。”
  “属下便舍弃了战马,并于那乱葬岗中拔下几件衣衫。”
  “乔装打扮后,悄悄潜入一商队货物之中。”
  “几经周折后,方才重返沮阳城。”
  话音落罢。
  龚泉山缓缓睁开双眼。
  原本通红的双眼,现如今已然一片猩红之色。
  浓郁到极致的悲意与杀意,竟同时存在于同一双眼睛中。
  “还请......还请王爷......还请王爷为......为属下做主啊。”
  “还......还请王爷......请王爷寻......寻李长山、裴晋、关荣昌、毕福江四人......四人尸骨。”
  “令......令其可......可魂归......魂归燕地啊......”
  龚泉山颤颤巍巍地双膝下跪,随即深深叩首道。
  书案之后。
  端坐于太师椅之上的许奕见状缓缓起身。
  随即快步行至龚泉山身旁。
  “起身!”
  “伤我士卒者,焉能令其全身而退?”
  “为孤捐躯者,焉能令其魂散四方?”
  许奕缓缓俯身搀扶道。
  声音中充满了坚定与毋庸置疑。
  “属......属下......属下叩谢王爷。”
  龚泉山在许奕的搀扶下缓缓起身。
  闻言后眼角再度留下两行浊泪。
  娄道永于西域再建陷阵营时。
  所选士卒皆是身无牵挂之人。
  与他们而言,陷阵营便是其家。
  与他们而言,袍泽便是家人。
  一伍五人,一夕之间折损四人。
  龚泉山心中之悲,可想而知。
  “此乃孤之责也。”
  许奕微微摇头,随即缓缓开口说道。
  话音落罢。
  许奕微微侧首望向立身于一旁的问心首领。
  随即缓缓开口吩咐道:“于属官所寻一别院,待孙良医到后,请其直接至属官所别院。”
  “何时伤势全无,何时再归王大营。”
  问心首领闻言迅速拱手行礼道:“遵令。”
  片刻后。
  待问心首领、龚泉山二人身影,彻底消失于承运殿后。
  许奕方才缓缓收回望向二人身影的目光。
  随即缓缓行至书案之后。
  再度端坐于太师椅之上。
  端坐于太师椅之上的许奕缓缓低头望向摆放于书案之上的染血书信。
  凝视数息后。
  许奕并未急于拆开那封染血书信。
  反而是缓缓闭上双眼,随即腰背后靠于太师椅椅背之上。
  双手自然交叉放置于脑后,双腿缓缓翘至书案之上。
  待身心皆彻底放空后。
  许奕于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思索起龚泉山一事。
  自龚泉山的描述中。
  并不难发现,截杀龚泉山的那伙人并非军伍出身。
  凡军伍出身者在面临死亡威胁时,皆会条件反射般地与身周己方之人组成军阵用以应敌。
  但此番。
  那群黑衣人在折损二三十余人的情况下,仍未现出一丝一毫的军伍习性。
  因此。
  基本可将军伍出身这一点彻底排除。
  ‘死士。’
  斜靠于太师椅之上,微闭着双眼静静沉思的许奕脑海中忽然闪过死士二字。
  非军伍出身,但却异常狠辣,纵使伤亡再重。
  目的未成之前,形同疯狗,决不罢休。
  附和这种种特征之人,只能是‘死士。’
  ‘何人所派?许衍?’
  许奕心中再度喃喃自问道。
  龚泉山等人一出辽地,方行三十余里,便遭截杀。
  看似最有可能为那幕后指使者便是辽王许衍。
  无他。
  许奕方以煤球、煤炉等取暖之物于辽地掀起层层波浪。
  且利益受损最大者便是那辽王许衍。
  但。
  有时候看似最有可能者偏偏是那最无可能者。
  无他。
  龚泉山等人方一出辽地三十余里便遇袭。
  这未免太过于巧合了。
  如此一来,岂不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自身?
  若真是辽王许衍所为。
  那其未免太过于肆无忌惮、太过于张狂了。
  “许启?”
  许奕微微摇头,随即心中缓缓想到。
  宋元福等人方截杀许启小舅子潘老爷不久。
  其虽无证据,但在辽王许衍的蛊惑下。
  其心中或多或少地会对许奕有所怀疑。
  那前来贺喜的代王世子许璟祈便是最好的证明。

  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再想根除,其难形同登天。
  但怀疑归怀疑,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那便是代王许启,绝不会是一傻子。
  其必然会对辽王许衍的话语持一怀疑态度。
  两者皆存疑当如何?
  以己推人。
  若许奕为代王许启。
  必然会暗中挑拨。
  使两王生隙,进而暗中争斗个你死我活。
  而其则作壁上观、坐山观虎头。
  无他。
  两者皆存疑的同时,两者亦是代王许启暗中对手。
  以许启之精明。
  其定然不会放过如此一天赐良机。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许奕于脑海中默默地将许启之名提至许衍之前。
  ‘除此二人外,还有何人存嫌?’
  许奕微微摇头,将许启、许衍二人暂置一旁,随即再度静心沉思道。
  不知过了多久。
  许奕脑海中再度浮现出一人。
  ‘季于野。’
  许奕缓缓睁开双眼,低声喃喃道。
  郑国公季开一脉,除季于野外,余者皆被问斩于长安城菜市口。
  而许奕则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
  季于野心中仇恨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还有一因。
  那便是季于野此人为太子许雍暗地里的左膀右臂之一。
  ‘季于野、许启、许衍。’
  许奕缓缓做直身躯,口中低声喃喃道。
  除此三人外,许奕着实想不到还有何人有此动机。
  许奕微微定神,双手缓缓摆出一奇异造型,随即缓缓放置于嘴边。
  道道极其低微,但却暗藏某种不易察觉旋律的哨声自其嘴边缓缓而出。
  数十息后。
  哨声止。
  复又百余息。
  紧闭的书房外忽然传来一道略显陌生的脚步声。
  但那脚步声却于问心首领一般极其轻微。
  察觉到脚步声略感陌生后。
  许奕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
  以问心首领平日里的处事方式。
  送龚泉山一事,其应当交予其他问心。
  而自身则置身于承运殿一角,随即等候着许奕传唤才是。
  ‘有大事发生。’
  思及至此,许奕眉头微皱地低声喃喃道。
  然。
  不待其再度沉思。
  书房门外忽然传来三声轻微的叩门声。
  ‘咚咚咚。’
  一名问心立身于偏殿书房外轻轻叩响了房门。
  “进。”
  “是。”
  闻得应允声后,立身于书房门外的问心略显激动道。
  话音落罢。
  伴随着一道‘咯吱’轻响。
  一名问心缓缓出现于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问心拜见主人。”
  问心快行两步,面色微红地拱手行礼道。
  许奕微微点头,示意其免礼。
  随即缓缓开口吩咐道:“即刻遣五名问心,寻孟少平问询季于野一事。”
  早在下洛城血书童谣一事终了之际。
  许奕便已然派出执掌陷阵营赤血卫的孟少平暗中搜寻季于野等另外两拨匪人身影。
  且下令寻到后直接击杀。
  然。
  数月过去后。
  昔日随匈奴劫掠下洛、广宁、宁县三县的三伙匪人。
  现如今已然伏法了两拨。
  徒剩下最后一波以季于野为首的匪人,至今仍逍遥法外。
  其当真好似那泥鳅般滑手,又似那狐狸般狡诈。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闻得许奕之令后。
  问心急忙面色微红地快速拱手行礼道:“遵令!”
  然。
  不待其转身离去。
  问心首领便再度折返回承运殿偏殿书房。
  “问心拜见主人。”
  问心首领缓缓迈步走进偏殿书房,随即拱手行礼道。
  “免礼。”
  许奕微微摆手道。
  “谢主人。”
  问心首领闻言再度拱手行谢礼。
  随即微微一顿开口禀报道:“启禀主人,赤血卫孟少平孟校尉于承运殿外求见。”
  话音落罢。
  尚未来得及走出承运殿偏殿书房门的那名问心,身躯不由得猛然一顿。
  心底深处忽生阵阵沮丧之意。
  端坐于书案之后,太师椅之上的许奕嘴角微微上扬。
  心中暗道一句‘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许奕微微定神,随即缓缓开口吩咐道:“请孟校尉至书房一叙。”
  299
  时近午时。
  阳光愈发浓烈之际。
  常年游走于王大营外的陷阵营第三校尉、赤血卫统领孟少平。
  紧随问心首领的步伐,缓缓走进承运殿偏殿书房。
  “末将陷阵营赤血卫孟少平,拜见王爷。”
  孟少平上前两步,随即深深拱手行礼道。
  “少平免礼。”
  “赐座。”
  许奕面带笑意微微摆手,随即示意立身于一旁的问心首领赐座。
  “谢王爷。”
  孟少平再度拱手行谢礼。
  随即自问心首领手中接过一把椅子。
  然其并未急着入座。
  反而是再度面朝许奕深深拱手行礼。
  随即开口禀报道:“启禀王爷,叛国求荣、为祸燕地的三伙贼人现已全部伏法。”

  “贼首季于野负隅顽抗,已被赤血卫就地正法。”
  话音落罢。
  孟少平微微一顿,随即自怀中取出一厚厚账册。
  “此乃贼人不义之财,还请王爷过目。”
  孟少平双手托举厚厚账册与额头平齐,随即再度禀报道。
  “有劳少平了。”
  许奕闻言嘴角笑意愈发浓烈。
  与此同时。
  问心首领上前一步,自孟少平手中取过账册。
  随即快行数步,将其呈于许奕书案之上。
  许奕眼睑微垂看了一眼摆放于案头之上的厚厚账册。
  随即再度看向孟少平,开口问道:“少平于何处寻得季于野?”
  早在数月之前,孟少平与赤血卫在上谷、渔阳二郡几乎快要掘地三尺。
  然而,纵使如此密集的搜寻。
  仍未见季于野与那最后一伙贼人丝毫踪迹。
  遍寻无果后,孟少平修书一封与许奕。
  随后便带着一众赤血卫离开燕地继续搜寻。
  也正因此。
  季于野伏法之地,于许奕而言颇为重要。
  “回王爷。”
  “季于野伏法于当城花满楼内。”
  “事前属下曾以重金收买了花满楼一龟公。”
  “那龟公言,季于野自十月下旬进入花满楼后,便鲜有外出。”
  “且每次外出皆在两刻钟左右折返。”
  “属下顺着龟公所提供的线索一路暗中摸查。”
  “最终于花满楼五里外的一所民居中寻到了三名季于野属下。”
  “一番严刑拷打后,终查出了其余贼人的身影。”
  “为防被季于野察觉到端倪。”
  “当天夜里末将便组织人手,潜入花满楼内。”
  “欲将季于野抓捕归案。”
  “但奈何,那季于野实在是太过于谨慎了。”
  “无奈之下,末将只好率众强攻。”
  “但因其反抗太过于激烈,在四名赤血卫负伤后。”
  “末将只得下令将其射杀。”
  孟少平微微一顿,随即再度开口禀报道:“事后末将搜遍花满楼。”
  “待花满楼内再无其他线索后。”
  “末将等人便于衙役赶到前,迅速撤离了花满楼。”
  “除留下十人藏身于暗处以观后效外。”
  “余者皆随末将连夜赶往徐无城。”
  “最终于徐无城东五十余里外的一座荒山内。”
  “将余者全部伏法。”
  “事后一番严刑拷打,方知那伙贼人于徐无城外截杀了我陷阵营士卒。”
  “末将得知后不敢擅自处理。”
  “故将一百三十三名被俘贼人全部押解至沮阳城,以待王爷发落。”
  “明日午时前后便可至王大营。”
  “三名袍泽尸身因需打造棺木,恐需三日后方可至。”
  话音落罢。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一片寂静无声。
  端坐于书案之后、太师椅之上的许奕缓缓闭上双眼。
  心中暗暗喃喃道:‘时也,命也。’
  如果?
  没有如果。
  纵使孟少平早一两月将季于野等贼人全部诛杀,那牺牲于徐无城外的李长山、裴晋、关荣昌、毕福江四名护安曲士卒依旧会死。
  归根结底。
  即使没有季于野,也会有赵于野、张于野、季于野。
  ‘季于野十月下旬至当城。’
  承运殿偏殿书房内。
  许奕眉头微不可查地轻皱一瞬,心中暗暗喃喃道。
  辽东雪灾于十月中旬起。
  待到十月下旬时已呈愈演愈烈状。
  彼时,幽州大地上消息灵通者应当已然陆陆续续收到消息。


  https://www.dldwx.cc/xs/86917262/7781041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