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女配她只想建设祖国[快穿] > 第7章 第7章

第7章 第7章


阳沟大队虽然山高林密,但走出阳沟大队十来里地,面前就是一片平坦地。基地就在这里。基地很大,就连地理环境都仿佛跟阳沟大队是两个天地。

        姜喻一行拿着通行证明直接被带到了生活区。

        姜喻二哥姜光华带队交割完蔬菜等补给过后,就背着装了干菜蘑菇并几十个鸡蛋的小背篓,跟着姜喻一道去宿舍区找韩栋。

        两人来到宿舍区,说明了原因过后,就在门口等着韩栋。两人等了一会儿,就见一身白大褂戴着白帽子的韩栋形色匆匆的走了过来。

        看着韩栋这一身打扮,姜光华忍不住对姜喻嘀咕道:“韩主任咋穿的跟医生一样。”

        姜喻解释道:“有一类电子电路的东西要求很高的,必须防尘防静电,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短路,造成故障。韩主任穿成这样,也是为了干净,其实跟医生要求干净是一个道理”

        走近了的韩栋把姜喻说的话听了个正着,忍不住惊讶抬眉:“咦,小姑娘知道的还很不少。这事儿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个问题得要好好回答。不然,恐怕容易被当做窃取机密的不怀好意之人,毕竟这方面的知识,普通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不过,姜喻却是不慌,抑或是她等的就是韩栋的问话,姜喻不慌不忙的道:“这个我是从一个干校的老教授那里听来的消息。当时老教授讲了很多关于电子电路方面的知识,我听来有趣,就跟着学了一些。老教授见我感兴趣甚至还也专门教了我不少。”

        对于姜喻的话姜光华没有惊讶,姜喻之前小一点的时候确实经常跟着外面来的人转,确实听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要不然过后也不会对城里来的人这么感兴趣,就是嫁人都放话要嫁给知青。

        韩栋认点头可了姜喻的说法,这里有干校,一些知识分子也确实会教一些东西给当地人。

        韩栋点头过后,旋即却又饶有兴趣的问姜喻:“哦,看来你学的挺认真的。那你对电子电路制造可有了解?比如,制造的时候频频发生短路或是仪表精度严重不够,除开高端技术方面的原因,你认为最基本的规避方法是什么?”

        韩栋问这话不是无的放矢,近来他负责的电子项目进度滞后,老是频频短路或是出现其它的故障。现在他的思维有些阻滞,需要找点新鲜血液聊聊打开思路。也许今天姜喻会给他惊喜?

        姜喻稍稍思索了下,韩主任没有问高精尖的东西,只是问了最基本的规避方法。那就是这个问题是肉眼可以发现的,但他们现在却是没法规避的。

        这样的话,那最大的可能就是车间灰尘的问题了,姜喻立马侃侃而谈:“制造高精度的电子产品,最首要的就是在进行点子组装时要注意防尘防静电。这个组装车间最好是按无尘车间来建造,根据产品精度的要求对车间的无尘建造也分等级,从一级到十万级不等”

        韩栋瞪圆了眼睛,今天他还真是遇到了宝贝。不等姜喻说完,立马扯着姜喻就往前走:“好丫头,还真懂?来,我带你去看看车间。”

        姜喻精神大振,这可是个好机会。她今天来的目的就是想要好好观摩一下这个基地,如此机会,真是正中下怀。

        不过,姜喻还是要提醒一下这个醉心研究的工程师:“韩主任,外人不能随便去车间的吧?需不需要什么手续?”

        韩栋大手一挥:“要是别人肯定需要。你就不需要了,就当是我带实习生。”韩栋之前也经常带学生进去观摩教学。

        何况,姜喻的背景在她找到基地的专家的时候都已经调查清楚了,是个根正苗红的革命群众,没什么好怀疑的。而且,他们这车间是最基本的制造,偷不出什么高精尖的科技的,因此对进入人员的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

        姜喻兴致勃勃的跟着韩栋进了电子车间。一见之下,顿时心生敬意。

        这时节人们真是在艰苦奋斗。车间十分简陋,非常的简陋。没有中央空调,没有最基本的防静电地坪漆,制造人员也只穿了简单的白大褂。不过,虽然简陋却十分干净,是非常用心处理过的。

        眼前这简陋的车间环境却也没让姜喻意外,这时节条件艰苦,现在在她眼里的简陋车间,恐怕已经是基地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了。

        姜喻正打量着,韩栋拿过一个短路的电子电路板,再递一个放大镜给她:“来,你来看看,这电路板是什么问题。”

        姜喻一看之下,果然不出她所料,这个故障是由灰尘引起的。姜喻直起身对韩栋道:“这个有灰尘,有很显眼的灰尘。这个短路是灰尘造成的。”

        韩栋赞许的点点头:“你还果真懂。那你跟我说说,你可有办法解决?”

        姜喻胸有成竹:“有办法,我可以帮基地建立一个先进的无尘车间,帮助提高产品质量。”

        韩栋一听,双眼放光,如果姜喻能做到,那还真是不错。这个问题他们在建设之初的时候也想到过,可奈何,一个因为经费问题,另一个他们也没有完整的建造体系,再加上时间紧急,就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现在看来,还真是问题重重,别看这个问题看似不大,可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精良程度,对生产进度的制约极大。如姜喻能解决,那可真是大功一件。

        韩栋兴奋的追问:“你真能行?不过,有些话我要先说在头里,我们经费有限,进度要求急迫,如果造价过高或是过程繁复费时太多,审批肯定是过不了的。”

        姜喻成竹于胸:“我保证能在一月左右的时间做好这些,且造价不高。”

        韩栋用力的打量了姜喻几眼,姜喻淡定的纹丝不动。

        韩栋踌躇,对姜喻他有种奇异的信任感,但此事毕竟事关重大,他不能因为本能的信任就将如此重任托付给一个从来没有做过此事的人。可姜喻这姑娘说的确实头头是道。这事要不要冒险让姜喻试一试呢?

        正思量间,车间主任赵琦手中拿着电路板走过来对韩栋焦急的道:“韩主任,这个问题一直解决不了,这个项目已经拖了好久了,仪表部那边催的很急,给我们下了交货的死命令,年底前必须要交货。”

        “可现在,我们一个像样的成品都没生产出。次次都失败,再这样下去,别说年底交货了,就是明年也未必能交的了哇。”

        赵琦的担忧不是无的放矢,飞机的仪表要求非常严格,他们现在做出的东西,要么最基本的电路板都搞不出来,要么就是精度相差了十万八千里,这样下去,还怎么交货?

        赵琦的话成功的打消了韩栋的顾虑,目光灼灼的看向姜喻:“你确定你能做到你说的?”

        姜喻笃定点头:“我确定。”

        韩栋:“那好,你马上把你的想法写一份明细给我,我们来研究研究可能性。”

        老师考试必然是要答案的,韩主任这个要求合情合理。姜喻一点不耽搁的飞快写出了自己的构想以及详细的明细。

        韩栋接过稍稍一看,就已然在心里点头了,这个丫头写的逻辑完整,名目清晰且材料都不难得。这样的话,应该可以一试。

        韩栋当即拍板:“行,那我可真就放手让你试试。不过,时间紧急,我最多给你二十天的时间。还有,此事你要是做好了,我必定是有奖励的,要是没有做好,我可是有惩罚的。”

        “这惩罚可能就是我会取消原先承诺给你的工农兵推荐。说的再直白一点,如果你这次试验失败了,即便你种棉花成功了,我一样不会给你推荐工农兵大学员的。此事,你还敢接手么?”

        姜喻挺直脊背:“没问题,有奖就有罚,很公平。这事我接了,还有,时间不用二十天,半个月就足够了。不过,我也有要求,我做事期间需要大家鼎力支持。”

        韩栋被姜喻的信心感染,焦灼的心情瞬间明朗了好多,哈哈一笑:“好,那就这样说定了。我这就打报告申请。我先给你在现在的车间里辟出一块地儿给你做实验,要是成功了,我们再扩大。”

        “从明天开始,你就先驻扎基地,开始着手这些事情。你放心,这事我牵头我负责,你尽管放手去做,不用担心其它,我会给你最大的权限,你要谁协助大家必须听你的调度。哦,对了,也不能让你白干工,就按基地临时工的钱给你算工资。”

        韩栋是个典型的行动派,跟姜喻协商好后,立即带着姜喻跑到人事科:“来,给我一个临时工的名额,姜喻以后就跟着我做学徒工。”

        韩栋这番动作,人事科见怪不怪,这家伙经常就是想一出是一出的,之前也不是没有收过学徒工的。左右一个临时工,不是正式编制,不费什么事的。因为姜喻之前已经政审过了,这次连政审都不用了。人事科长直接盖章同意。

        人事科长盖章同意后,心急的韩栋直接拿着姜喻的人事工作表跑到基地一把手王海平那里盖了章。

        见韩栋这急吼吼的样子,王海平忍不住调侃他:“看你这心急的样子,这是捡到什么大宝贝了?”

        韩栋嘿嘿一笑:“可不是捡到宝贝了。老王你且看好了。”

        说着韩栋又拿出一大张纸放到王海平面前:“话说,老王,我这边还需要试验经费,明细我已经列好了,你赶紧给我批下来。”

        说到钱,王海平就没有那么痛快了:“要经费啊。那可得研究研究,你先把报告打上来,我们研究看看。”

        韩栋吹胡子瞪眼:“行了,就知道你会这么说。你好好看看这报告,这报告定准让你满意。老王,我跟你说,这次要是搞好,以后别说我这个电子车间,以后就是整个基地的相关车间都大有用处的。”

        韩栋跟王海平要经费的时候,姜光华背着背篓跟着姜喻愣愣的走出了长山基地。

        今天说是来给韩主任送东西的,可东西不光没送出去,姜喻还得了个基地临时工的名额?

        姜光华回到家才回过神来,还是被他妈吼过来的:“你咋回事?让你带老幺去送礼,东西你还原封不动的给我背回来?”

        见老哥挨骂,姜喻连忙解释。

        听完姜喻的解释,苗长莲声音高了八度:“幺娃,你说啥子?你要去长山基地做事了?一个月还有二十块钱?”

        得到姜喻的肯定答复过后,苗长莲兴奋的用满是茧子的大手拍着姜喻的肩膀:“我娃出息,出息了。”

        很快,姜喻马上要去长山基地工作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般飞快的传的满村皆知。众人羡慕纷纷,这秦家真是走大运了,这姜喻走鸿运啊。

        秦家有娃娃要去门外工作了,哪怕只是去十里地外,那也是出门,得要上门相贺。于是,好些相熟的人家立马跑过来送鸡蛋啥的相贺。

        诚心祝贺的人不少,心思活络的也不少。人姜喻不光是能进长山基地做事,在村里还有棉花试验田,要是做好了,说是能给大学员推荐呢。

        这可是个好机会,毕竟,进基地大家就只能看看热闹,种棉花姜喻总不能一个人做这个吧,她需要帮手。

        到时棉花种好了,姜喻得头功,帮忙的人也能跟着沾光。不管是奖励也好,还是名气也好都大有好处,即便没有这些也不吃亏,至少学会了种棉花,这也是一门手艺。退一步讲,要是没做好,也没得啥损失,大不了无功无过。

        对这些请托,姜喻并不反感,虽然她现在要进长山基地做事,但棉田的军令状仍然有效,她需要人手,需要大量的人手。

        今天来的人不少,不光是村里人来了,知青点的知青也有人来。


  https://www.dldwx.cc/xs/82281429/147366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