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风云机械 > 第二百零五节 在所难免

第二百零五节 在所难免


甘肃省政府的情况没有因为马鸿宾的被释放而有任何改变,他的省政府主席一职被撤销,在宁夏的基业被人连锅端了,南窘面为了给他一个安慰,让他移防河南南部,万般无奈之下,马鸿宾乖乖地上路了。//Www、QВ⑸。Com\\

        如今西北是3方势力成犄角之势,孙蔚如的位置让出来给了邓宝珊,马麟缩在了西宁,马仲英等部则是前往藏地发展,势力最大的北方区部队则是根本不理会西北各路势力,他们在一边往西北发展,一边在治黄。/>

        4月底,北方区政府在宁夏和甘肃北方区控制地区突然宣布实行土地免税制度和进行中小学教育的大规亩资,北方区政府准备全额补贴西北财政在这两个方面的缺口,这个消息在整个西北刮起了飓风。

        各个地方的士绅争先恐后地欢迎北方区军队来接收自己家乡的地盘,对于陕军和甘军则是不屑一顾,当他们得知北方区暂时不考虑南下之后,不免大失所望。

        不久他们也向甘肃省政府提出免税和增加教育投入的要求,这下子陕军和甘军都有些坐蜡了,他们还想着从西北民众手里捞钱,怎么可能会做免税的傻事。

        一时间,双方发生了不小的争执,5月份后争执迅速升级,许多县乡士绅开始联合抵制西北各路军阀征收的土地税收,西北的局面骤然紧张。

        当马麟出动部队准备对辖内百姓进行武力镇压之时,范同明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北方区将不会坐视西北的老百姓在眼皮底下受到伤害,随即银川的飞机场开始出动飞机进行例行巡逻飞行。

        所有的问题都纠结在土地税收这一环上,这是一个死结,西北诸方势力是不可能得到南方政府的财政补助的。他们的收入绝大部分在土地税上,不收土地税他们一天都活不下去。

        而现在向老百姓收税变得异常的艰难,动用武力会遭致民众的反抗和北方区军队的威胁,不动用武力就只能是低声下气地和各个县乡的代表商议。

        不得已之下,各方还是坐下来谈,最终还是拿出了一个税收征收的额度和办法,老百姓今年将交纳去年一半的税收,甘肃省政府将考虑适时在教育上投入资金。

        然而赤贫的百姓在此次协议达成之后。开始大规模地迁移到北方区控制区域,甚至陕西的老百姓也扶老携幼地迁徙到了河套地区。

        好在甘宁地区的治黄工作和宁夏的铁路建设已经展开了,大量的青壮劳力投入这两样大工程中,使得范同明不至于面对这么大量的失业的人群。

        此消彼长。非北方区的控制地域大批劳力流失,使得他们今年的耕作都产生了问题,大家想得到的是来年西北的所能得到的税赋会更少,到那时候,冲突就无法再避免了。

        甘肃西北的水泥厂已经开始建设。钢铁厂则是在选址当中,这也是初期道路建设的要求。

        上海铁路建设公司在讨论之后,安排了人员赶赴甘肃开始了高速路建设前期的测绘工作,铁路则是考虑先规划好。接着银川过来的铁路开始建设甘肃段。

        5月南京

        “个娘西皮,孙科这个太子爷也和南方人混在一起干什么”蒋记在南京官邸非常恼火。如今在广东白崇禧等人已经成立了新政府,放言要蒋记下野。

        孙科的南下加入对抗蒋记更是让他们的气势大涨♀一切和去年蒋记软禁胡汉民的事件有关,蒋记在平定中原之后,认为他对于南方政府已经可以用武力全盘掌控,不需要像胡汉民这样的党棍来插手政府事宜。

        局势在民国21年之后越演越烈,粤系在秣马厉兵,准备来第二次中原大战,这使得国民?党内部对蒋记的意见随之加大。

        汪记则是游走在两者之间,试图给自己找一个更好的位置,虽然军方还是在蒋记这边,然而形势还是不由人逆转地滑向了他的对立面。

        5月25日,国民?党党代表会议召开,在会议前,蒋记在各个要害部门安排了自己的人手,他在为迫不得已的下野做准备。

        会议上,各方党内人士对于蒋记在去年武汉大水灾中的表现大加鞑伐,强烈谴责他挪用救灾款项用于军队,罔顾老百姓的安危,致使长江流域5000万人陷入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地。

        而对于与粤系的对抗,许多人还是表达了不想看到内战的心情,消蒋记能够下野,让出中央的位置。

        会议上大家的意见集中在了蒋记必须下野的论点上,使得他感觉到了无力回天的无奈,不过他也是做好了先退一步的打算。

        南京如今的经济现状,随便让哪个党内人士上台,他也不可能做出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点蒋记还是相当有把握。

        党代表会议于28日结束,蒋记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下野,让孙科重新执掌行政院,这使得所有人大吃一惊。

        孙科和白崇禧等人开始北上全面接收政府工作,而蒋记回到了溪口老家过隐居生活。

        要说南窘面这两年有什么成就,那就是初步制定了法律,使得制度方面更加接近欧美国家,铁路方面则是修建了浙赣铁路,使得江浙联系更加紧密。

        但是工业方面则是乏善可陈,因为财政的窘迫,南京只是在上海建造了一家钢铁厂,而这还是为兵工厂和江南造船所服务的。

        两人入主南京之后♀一副烂摊子一下子就让他俩焦头烂额,军队需要饷银,政府职员需要工资,灾民需要救济♀一切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好。

        “孙院长,我们这样下去肯定支撑不了多久,钱袋子空空,让我们怎么办事情”白崇禧在孙科的办公室里抱怨。

        “白长官,那你看我们该怎么办,要不我们再把蒋记请回来?”孙科确实不愧为太子爷,一遇到麻烦,首先还是想到找蒋记。

        白崇禧摇了摇头。说道:“我们这么早就放弃了,丢不起那个人啊我在北方区还有一些薄面,我想去一趟北平,看看能不能在祝楷那里要到一些资金。”

        “这行吗?他们可是最近占了甘肃和宁夏的大半个省。”孙科疑惑不解地问道。

        “我们的势力还没有到达西北一带。他们现在还不算是占了我们的地盘,而且相对来说,他们还是正在为中国而与苏联人作战,道义上还是不差的。”白崇禧解释道。

        “好吧但愿他们不要像正月里说的那样,没有钱赔付庚子款。也没有钱能够给我们救急。”孙科无奈地说道。

        白崇禧于6月5日从津浦线北上,8号到达了北平,他还是在第一时间见到了祝楷。

        祝楷从今年年后起正式在中南海入住,并把办公地点也放在了这里。不过中南海有2000间房屋,他还是用不了那么多。为了保护这些建筑,他也开始安排人着手修缮这些已经有新旧的古建筑。

        祝楷在怀仁堂会见了白崇禧。白崇禧再一次来到这里,不禁感慨多多,当年他就是从这里出走广西,之后在中原大战时遭致了第一次败局。

        “白长官,恭喜啊终于是入主中央了。”祝楷一见到白崇禧就拱手祝贺,如今是孙白联手主掌南京政府,胡汉民主掌党部,可谓是一朝得权,意气风发啊

        白崇禧看着一起进来的陈岱孙,不免有些疑惑,情报里可是没有这样一个人啊他还真不认识。

        “哦介绍一下,这是陈岱孙,北大经济学教授,现在是北方区主管经济的财政部司长。”祝楷看见了白崇禧的疑惑,介绍道。

        “我来是向北方区求助的,南京政府如今是财政困难,我们可是连政府职员的工资都发不出了。”白崇禧还是直接开始倒苦水。

        祝楷和陈岱孙对望了一眼,露出了了然于心的眼神。陈岱孙是从年后开始被调进了北方区政府,作为祝楷的经济顾问,为他的经济建设出谋划策。

        祝楷没有作声,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能轻易下决定的好。

        “我知道南方政府这几年还是在经济建设上乏善可陈,不过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转变,只要有个几年的和平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会逐步上升的。”白崇禧在画着大饼,其实他自己都知道,他在南京中央政府里能够呆多久还得看他能从北平带多少资金回去。

        “我们北方区也是没有多少资金啊”陈岱孙接过话来,具体的事情还是由他来解释比较好,“今年北方区准备大规模治黄我想白长官你也肯定知道,这里的资金缺口也很大啊”

        “是的,如果可行的话,南京也会配合北方区开始治黄行动。”他还是言而不惠地表示道,南方别说治黄,就是组织灾民转移现在都运作不起来了,两个字:缺钱。

        “好啊我们欢迎大家一起来参与治黄工作,确保黄河两岸的老百姓能够避免去年长江水患的大灾害在黄河流域重演。”陈岱孙非常高调地说道。

        “不知道踪将有没有听说过新疆军阀李朝定枪杀克里德勒活佛的事情?”白崇禧突然转换了一个话题,祝楷不禁一楞。

        “耳闻而已,不知道具体情形,怎么?中央准备介入查处此事?”祝楷确实有些迷糊,不知道白崇禧意向何为。

        不过陈岱孙马上反应过来了,中央准备让出一个名义给北方区,让他们能够介入到新疆的事务中。

        “如果中央准备查处此事,北方区还是能够配合行事的,我们的铁路建设队伍现在就在宁夏,有一部分保卫部队在当地,能够调动到新疆。”陈岱孙连忙示意祝楷,适时出手一些好处给白崇禧,换取这个出兵新疆的名义。

        “是啊北方区对于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不会坐视不理的,白长官是不是具体谈一下?”祝楷口气明显放缓了许多,既然想要南方首肯,那么出点血也是在所难免。(。。

        启蒙书网

        最新全本:、、、、、、、、、、


  https://www.dldwx.cc/xs/80589/4143412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