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风云机械 > 第三十五节 船来了

第三十五节 船来了


三人呆在屋里商量,订立了大致的行动计划:今晚江开戎部将采取行动,把吴淞码头的船只清理一下,以堵塞航道的借口把毕庶澄部的留守船只调出码头。//WWw.Qb⑤.com这几天,吴淞码头一带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祝隶部留下前哨的一个团和新招一部,其余将从闸北调防吴淞码头,然后江开戎部把新招一部调防闸北。第二天开始,物资将从各地调运到吴淞码头,晚上把物资装运上船,争取三四天内装载完毕,尽量租用大轮船货海船,争取三月十六号前出发。

        部队将在山东烟台登陆,不打旗号,争取两三天内肃清烟台左近势力,10天内,即二十六号前给上海发来电报。如果登陆顺利,尽快把船只开回来。

        江开戎部调防闸北,将采取全面警戒方式,同时协助李烽在闸北大量招募训练警察部队,迅速开展武装警察巡逻,逐步把江开戎部调防到吴淞码头。在十六号前发生战争,武器弹药将尽力供应李宝章部和毕庶澄部,之后将逐日减少物资供应,不对两部的士兵挑衅行为作反应,不与李部和毕部接触,北伐军的拉拢可以虚与委蛇,让手下去谈,尽量抬高条件拖时间。江部可以尽量招流民,把流民和警察放在一起训练,必要时可以用流民部队代替护卫队巡逻。

        如果时间允许,将运输一批机器设备过去烟台,也会动员一些工人过去,不过这得慢慢来,一切都得看烟台之行是否顺利。

        江开戎马上回去办事,这些天和毕庶澄的留守士兵可是摩擦不断,正好找借口赶他们出码头,往上游赶一段,就不会发现有船队出海。现在海上还算平静,没有大风浪,轮船或者海船出海,能够搭乘的人还是挺可观的。

        祝楷回去安排人员调配物资,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兵工厂里,一大群人在忙碌,也不知道来不来的及。

        到机械厂的时候,经理找到他,给了他一份计划书,待他浏览时,说道:“老板,计划书大致内容昨晚已经通报给几位股东了,他们的意见是由你做主,他们会补足扩厂后保持股份不变所需的现银资金缺额。如果合兴钢铁厂也需要扩充场地,他们建议一并进行,争取都在周家渡一带拿地。”

        “还有个事,约翰的生产线也要移出去,准备是单独设厂,我们会以设备厂房投入占80%,你做个计划书。”祝楷说道。

        “我已经一并做了计划,生产线不可能放在这里,我已经得到了约翰的通知。”经理回答道,然后拿了另一份计划书给祝楷。

        祝楷略看了一遍,说道:“按照计划执行,让厂里马上进行设备生产,移不走的设备我们新建或新购,原址的厂房和遗留设备我会赎买后脱离华新机械厂,而成立华新研究所,独立核算。”

        “三大厂区我们以1500亩的规模建立,将来的发展会是现在的一倍,达到3000亩,你的规划要留出余量,并且,在厂区边上,我还要和几大股东商议建一个技工学校,入学人数会在几千人。所以购买土地时要注意各处的安排。”祝楷吩咐经理尽快把土地安排好,必要时请市政府委员会出面协调,争取一周内落实好。

        祝楷接着来到警察局找到了李烽,看他忙碌的身影,半天才开口说道:“李烽,现在市里情况怎么样?”

        “北伐军的势力一直在城里活动,选举出来的工人总工会有架空的趋势,原来的那些人开始活跃起来,我怕到时候根本压不住。”李烽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我大哥和江大哥准备撤出上海。”祝楷说道。

        “什么?撤出去?”李烽闻听惊了一下,不过也就释然,“上海那么复杂,确实不是两位师长能够玩得转,早走也是好事。什么时候会走?到哪里?”

        “现在在准备物资和船只,大概第一批走要到16号,准备到山东烟台,后面的撤离需要看到烟台的时间。”祝楷回答道。

        “要走就得快,今天才12号,四天准备,容易透露消息出去,可以人员先走,物资随后跟上,尽快离开,否则哪方来捣下乱,我们都走不了。”李烽分析道。

        祝楷一听,感觉自己还是太想当然了,慢条斯理地收拾,有条不紊地出门,这是去旅游,现在却是撤离,就是逃命,迟了,很可能就走不了。不好,马上知会大哥,让他们马上行动,只要三五天内不出问题,就算成功,下批人上船就是完美了。

        李烽又补充了一些安排,警察局局长的职务他最近会辞了,一直来,局里的副局长就咄咄逼人地想夺权,倒是可以和他的幕后老板达成个协议,拿点好处就退下来。护卫队的工作一直是黄东和段志达在主持,有些混乱,一旦扩厂计划实施,护卫队将大部撤到浦东,将开始整顿,这边移交警察管辖,联防队员协助。

        他们又讨论了全部军队撤出之后,如果没有其他人进入闸北,那么流民组织起来成立的队伍将暂时巡逻管理这里,直到有人接管为止,他们之后会撤到浦东,或乘船到烟台,或留在三个厂里当工人,或补充进护卫队。

        事情未必一定会如人所料,他们也商量了一些应急方案。祝楷就不管具体实行了,他还要到沪局去看看,那里的精馏塔还在试验,那可是他的宝贝,这段时间他的精力几乎都放在这个事情上面。

        到造船所的时候,师傅们来告诉他,已经试验了多种的填充料,正在评估哪种费效比高,另一个温度的试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已经可以较精确地控制三种气体的分离,现在的问题是怎样确保能够工业化持续生产。

        祝楷跟造船所、兵工厂的几个负责人商议,以华新研究所的名义向他们出售炼铁、炼钢设备的改进装置,并且签署进一步辅助设备的改进协议,而两家支付钱款给祝楷,但是他们没有钱款在手中,就以生产的钢材充抵价款,但钢材的价值不够,最后商量决定把造船所正在建造的一艘万吨货轮抵给祝楷,不过祝楷得支付所缺款项和支付给原船东的预付款。其实这船已经造好,不过原船东生意不景气,无法支付余下的船款,船的内部装修就停了下来,他们在支付的问题上扯皮,弄得造船所不上不下的。

        在首先支付了原船东的首付款,让他和造船所解除了合同后,祝楷拿到了这艘轮船所有权,余款按三方交易达成抵偿、支付的协议执行,因为造船所需要祝楷的华新研究所拥有的气体焊接设备,买船的所余款项在抵偿吹氧设备、焊接设备后,余多余少投入电焊技术设备的研制中,所得的成果按对半分成。这次交易使得三方皆大欢喜,祝楷会投入人力、技术开展新型轮船动力设备的改进,主要还是锅炉设备,如果有可能会触及汽轮机的设计制造,而兵工厂会在祝楷帮助下投入新型船用钢板的研制,用于中型船舶建造,此船舶将由祝楷的华新机械厂预订制造。

        轮船交付后,所属挂在了约翰的太古洋行名下,是英轮的旗号,海员的配置交给了李烽,他要招募人员,方便进出,几个主要的船员也是英国人,没有办法啊,华人的船长、大副等都在军舰上,你怎么弄得来?

        祝楷准备在第二批人上船之前让这艘万吨轮动起来,那人和物资可以很方便撤离。

        最新全本:、、、、、、、、、、


  https://www.dldwx.cc/xs/80589/4143411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