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史上第一暴君 > 第32章 王司徒

第32章 王司徒


计划变动,那么一些事情就需要好好准备了。

        如今关东诸侯联军已经杀到虎牢关下——演义中汜水和虎牢成了两个关口,但实际上本就是一个处所,在这个世界虽然很多大事都依照演义中所写,不过这些细节处却是依照事实而定。

        董卓派自己手下大将华雄前往阻挡关东联军的攻势。

        原本董卓想派器重的李傕、郭汜等人前往,可是华雄因为前一次被刘轩一刀打败,自觉在主公面前丢了好大的脸,所以这一次想要立下功勋,挽回自己在董卓心中的地位。

        至于吕布?他却是主动求战,奈何董卓没有承诺——此时吕布身为虎贲中郎将,执掌虎贲军,同等于就近监视天,前一次天开口保下袁隗已经让董卓意识到,刘轩这个自己一手扶上台的天其实不那么听话,所以心中对其也就加在意了起来。

        这般情况下,外有关东诸侯,内有太傅袁隗等老臣,董卓不小心谨慎一些的话,指不定就会被对方来个里应外合。

        自回到府中,他就将自己帐下谋士李儒唤进内室,详细商议此事。

        “如今袁绍号称盟主,统领关东几十路诸侯直扑雒阳而来,若其叔袁隗再联合朝中老臣,恐怕事情……”

        董卓的意思,就是先除一患好,其中袁隗就在朝中,遭他忌惮,若自己要起兵前往虎牢对战关东诸侯,那么朝廷这边一定要稳住。

        李儒却不合意,只是自己这个岳父什么脾气他心中明白的很,只能道“今关东诸侯虽然结成同盟,但却不会真正一心一意的要与我等分个死活,想来只要在虎牢关下耗些戎马钱粮,这所谓的同盟自会散去。”

        董卓听了,突然醒悟过来李儒说的极有事理——关东诸侯几十路,这些人怎么可能都是忠于汉室的忠臣?若都是忠臣,怕是早在自己入京的时候就全都起兵杀来护驾了。

        过了这么多时日,还是有人广发檄文这各自响应,不过呼是看出若不响应,难免会叫人背后议论,于名望有亏,这带兵来应付应付。

        即便其中那些个有野心的,也不见得就真的能打破虎牢。他们有兵?董卓也一样有大军,到时候战场上见真章,谁又怕的谁来?

        打个难分胜负的时候,自己稍微以朝廷之名许些好处,这些人估计就会收手。究竟结果他们的实力都基于手上的戎马,若在虎牢关下将手中戎马折损一空,回去后还能保的住老家吗?

        关东群雄今次出来,首先一点就是各自都流lu出手上有可以随意动用的戎马这一点,只要他们不是傻,回去后必定忌惮周围群雄——固然也不会缺少那种想要顺势吞并他人,扩充自己实力的有野心之人。

        在这种大环境下,这群人能够舍得本钱和自己玩命?

        董卓想明白了后,突然咧嘴大笑“还当这天下英雄何其多,原来不过一群跳梁小丑罢了!”

        哈哈大笑间也不做掩饰,直接大声道“不过那小皇帝竟然敢忤逆于我,却是要他明白明白这朝廷究竟是谁来做主!”

        想了片刻问李儒“那弘农王与前太后何氏近些日如何了?”

        李儒一听,立刻明白董卓什么意思,开口附和“常有护卫兵卒言,弘农王似对相国颇有怨言……”

        “天究竟结果是秘闻扶上去的,此时也欠好再行废立之事,既然如此,就先给他个警告即是!”说到此处,脸上满是狰狞之sè“弘农王不知好歹,留着也是祸害!”

        对李儒使了个眼sè后,这nv婿立刻明悟,随后躬身告辞离去。

        此时刘轩却在自己宫中,听荀攸将先时于王允家宴席上所听之言尽数说给他听。

        原本荀攸是不想叫天知晓的,因为这事情说好听点是为了诛杀朝中jiān相,说难听点就是一群大臣在与董卓争权夺利,无论谁赢了,都和皇帝没半máo钱关系——大权依旧在臣手上,做皇帝的还是老老实实的坐在高台之上当个雕塑好。

        至于什么治理天下,平定四方,中兴汉室之类的这些活,自然是要他们那些名垂千古的旷世名臣来做,皇帝后还能赢得个知人善用之名,何等皆大欢喜的局面啊。

        可是刘轩是不成能接受这种局面的,荀彧也看出刘轩非是那种能忍受被人cào控于手的皇帝,别看那些大臣今日闹的欢实,等收拾完了董卓,估计那些老臣们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自己数数荀爽已经深陷其中,想要出来怕是难了,可自己和自己的这个从荀攸还没完全的陷进去,此时脱身还来得及。

        重要的一点,荀彧瞧出朝中这些要与董卓掰手腕的老臣,没有几个能成事的——这些人也许在朝堂上勾心斗角都是一把好手,若在太平年间,可能真叫他们成功,并且将皇帝玩nong于手中。

        可是如今已经有luàn世之相,他们手段再厉害,后怕是也抗不住那兵器一冲。

        若叫刘轩知道荀彧对那些人的判断,怕是立刻就要将对荀彧的评价再提高几个条理,因为这位荀文若先生的判断,在‘历史’上证明了其正确xing。

        至于荀攸,这位荀公达倒也不是看不出问题,只是目前他能指望的人也太少,加上不清楚刘轩xing格和手段,对这位年轻的天其实不看好。这种情况下,他会选择亲近同为士族的诸多朝堂老臣,也是无可厚非。

        如今有自己族叔提醒,荀攸立刻明白,自己的这位年轻叔叔认为刘轩乃是难得明君,还是那种能够将朝堂真正控制住,掌握大权的皇帝,眼下这是要站到皇帝一边去了。

        心中虽然依旧有几分不了解,可是他对自己这个叔叔的眼光还是颇为信任,因此刘轩一问,他也不做隐瞒,直接就将今日之事说了出来。

        “这么说,王司徒准备与关东联军来个里应外合?”

        “是!”

        刘轩听了一阵不屑“里应外合,他拿什么里应?指望皇甫义真那二百缇骑吗?”

        虽然朝中大臣都各有家兵护院,但加起来又能有几多?恐怕连一座雒阳城都控制不住,真想控制住雒阳城,将董卓的戎马驱逐出去,起码得掌控住一路正规的京师驻军,不济那城mén警守也可以对着用。

        荀攸听了刘轩的话,脸sè也一阵难堪,他想起今日在宴席上,无论太尉杨彪还是司徒王允都认为只要除董卓,仇敌自会不战而溃,加上以天之名震慑宵小,定然没人敢于跳出来与整个朝廷匹敌。

        说简单点,就是用大义来震慑众人,可是王允却忽略了一点——大义在这luàn象已显的年头,其实不如他所想的值钱。

        刘轩记得在原本历史中,王允就犯过这种máo病。诛杀董卓之后,吕布凭借手上戎马迅速平定了长安内部的hunluàn,可是王允却以为这是因为贼首一除,敌兵自溃的缘由——那时董卓手下将校大多驻守在外,也没有第一时间组织起戎马来制造hunluàn。

        随后掌控大权了之后,真以为凭借王朝正统之名就能叫天下人臣服了,对西北诸军希望宽恕其罪的请求直接进行了驳斥,终致使了西北军反扑长安,重掌控了朝堂,自己也落个殒命的下场。

        那时王允有很多选择——赦免众人罪过或者赦免一部分人罪过,哪怕让皇甫嵩这个在西凉军中素有名望之人去拉拢那些兵卒也好,可是王允通通没有采取。

        许是以为自己站在大义上就可以天下无敌了,结果不料西北军根本不管你那个,你既然要老命,老就先要了你的命。

        曾有人评价这一段时期,说贾诩在这个时候饰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sè,因为就是他的一个计策使得汉王朝完全崩塌,掀开了群雄争霸的序幕。

        可要真的找根,王允是造成这一切的根由,若他稍微改变一下做法的话,这天下还能稳定几年。

        有了这样的印象,刘轩对王允的评价其实不高,何况王允诛杀董卓,也并不是是真的为了什么大义,真正原因还是为了争权罢了。

        不曾想如今王允又想来这一套,刘轩可不希望他这一闹,使得自己的筹算完全报废,无奈下他只得对荀攸叮咛了一句“公达出宫一趟,将王司徒请进宫来,就说朕有事情与他商议!”

        刘轩平日里很少用朕这个自称,一但用了,就等于下诏,荀攸躬身领了旨意,趁着宫mén未闭,径直离去。

        不过还没解缆,刘轩又开口道“一并将虎贲中郎将吕布、羽林中郎将曹cào唤来。”

        荀攸一惊,唤曹cào他还能明白,无非就是让王允明白日手中掌握的力量,莫要胡来。可是叫那吕布进来算是怎么回事?

        出了宫殿,一边走一边思索着,走到宫mén之时已经明白“陛下yu将虎贲军重纳于麾下?”

        这个原因其实不难想,可是因为太不成思议,荀攸一开始没往这方面寻思,等想到这一点,原本零零碎碎的一些细节一下就联系了起来。

        “这位年轻皇帝……莫非真能叫这濒临破碎的天下重兴盛起来?”

        c

        最新全本:、、、、、、、、、、


  https://www.dldwx.cc/xs/80587/4143405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