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小皇帝 > 第43章 第 43 章

第43章 第 43 章


第四十三章跑了

        王总管忙到天黑才回到万岁殿,  发现小皇帝一脸愁容,关心地问道:“陛下这是怎么了?”

        小桌子先他回来,小声的告诉王总管:“干爹,  听叶家几位郎君说。是太傅跟陛下说了几句话后,  陛下就心情不好了。”

        “太傅跟陛下说了什么?”问话的时候,王总管看向叶大郎跟叶二郎。

        叶三郎、叶四郎、叶五郎已经不在万岁殿了。知道他们惦记着叶统领,小桌子回来后,  顾旸就让他们回家了。

        叶大郎出声回答:“太傅说追悼会结束后,开始为陛下启蒙,  教陛下识字读书!”

        王总管坐下来,安慰小皇帝:“陛下,太傅平日里要处理朝政,那么忙,  怎么会天天有空入宫给陛下上课呢?一个月,  或许只来几回。陛下若是不想听,  那就睡觉好了。”

        顾旸摇头,  一脸抗拒的模样。

        年幼的君主顺从大臣,乖乖听话。这可不是个好事情。一旦养成听从大臣的话,  皇帝就是个无主见的人。习惯了依赖别人,听从别人的话,将来根本不能自己扛起大事。

        现在他才刚满周岁,  李太傅就急着教育他,日后肯定会越管越严,  对他的要求越来越高。哪还有快乐可言?

        见小皇帝不高兴,王总管又说道:“那老奴劝劝太傅?等过两年,  再给陛下启蒙?”

        王总管也不赞成这么早给小皇帝启蒙。拔苗助长,  可能会影响小皇帝的身心健康!

        顾旸点头,  伸手拉住了王总管的手问道:“吃了吗?”

        王总管笑着颔首。他虽然一直在忙,但是出去前小皇帝塞了一盒吃食给他。所以王总管饿的时候,就会吃东西。

        小桌子还没吃呢,看到小皇帝这么关心王总管,心里羡慕极了。什么时候,小皇帝才能像重视王总管一样的重视他?

        顾旸放心了,又问道:“小马呢?”

        小桌子虽然不喜欢小马,但是相处多年,还是有点虚假情谊的。当日他们逃得匆忙,并不知道宫里发生的事情。周岁宴前,小皇帝的替身马宝遇刺,被小马救了。小马因此受伤,王总管让他好好养伤,周岁宴当日并没有出门做事。

        王总管轻声言道:“小马平安无事。他闺女这几日持续高热不退,现在由小马守着。”

        宫里有太多密道了。王总管事先就提醒过小马,准备好一个包袱,若是发生变故,就暂时找条密道躲起来。小马听从王总管的话,当日听到从太和殿传来的巨响,他就躲进了密道里。

        马宝发了好几日的高烧,一直没有退烧。现在情况很不好。

        得知小马父女的情况,小桌子心情有些复杂。打算晚些时候过去看看他们。

        顾旸轻轻点头,想起少了个人,问道:“文王在哪?”

        提起文王,小桌子也觉得奇怪。听说文王当时想跟随御驾入宫,被周尚书接走了。

        这王总管就不知道了,他看向小桌子问道:“可有见到文王?”

        “被周尚书接走了。”小桌子回答。

        王总管若有所思。周尚书把文王带去哪了?难道这几位大臣还想利用文王?

        说两句话的功夫,等王总管低头看向小皇帝的时候,发现小皇帝趴在了矮案上睡着了。

        王总管一脸无奈,眉眼柔和地看了一会儿小皇帝,动作温柔的将他抱起来带去休息。

        从正午过后,小皇帝就没有睡觉,撑到现在真是不容易。

        小桌子伸出了双手,倒是想搭把手,但是被王总管无视了,讪讪地收回了手。跟王总管低声说道:“干爹,我去看看小马他们。”

        王总管点头。

        来到小马的住处,看到里边还亮着烛火,小桌子敲了敲门。

        过了一会儿,屋门打开了。小马一脸憔悴,看到来人是小桌子,对他点了点头,把门开大,让他进来。

        小桌子进屋后,问小马:“你闺女怎么样了?”

        提起女儿的身子,小马红了眼睛,哽咽地说:“太医说这两日若是不退热,就危险了……”

        太医说了,马宝年纪那么小,发了好几天的高烧,哪怕烧退了,可能智力会不如常人。

        小桌子走过去看了眼脸色红润的孩子,拿出了一朵花,缓缓说道:“今日陛下回宫,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干爹让我将宫里的花折了,派花给百姓们。这朵花被落在了楼上,派花结束才发现。我想着,这花应该是上天留下来的。留给我们自己人。现在我把这朵花送给宝儿,她肯定会平安无事。”

        说完,小桌子把花放在了马宝的头顶上。

        小马流下了泪水,对小桌子说道:“谢谢……如果宝儿能醒来。将来我一定让她给你养老!你就是她的二爹!”

        小桌子诧异。这倒是不错。

        那他也算是有闺女了!回头等这闺女长大了成家,生下的几个孩子,让其中一个孩子跟他姓就行了!

        小桌子又关心了一下小马的伤势。小马那日被人捅了一刀,虽然没有伤到要害,但是伤口还是挺深的。

        “还好。”虽然疼,但是小马能忍。

        既然这孩子也算是自己的闺女了。小桌子觉得自己得守着她。所以干脆留下来,陪着小马。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细细的说了一遍。

        而文王,自从被周尚书带走后。周尚书笑呵呵的让他留在周家养伤。

        虽然秦王下令要求手下杀光周家人,但是反贼并没有听命令行事,只是把周家人抓起来。周尚书救走自家亲眷与其他大臣的亲眷后,把他们安置在城东那边。叛乱已平,就派人将他们接了回来。

        周家人知道文王来府里做客,感觉有些怪异。

        周夫人特地问周尚书:“听说秦王被抓后,是关在了叶家。现在你把文王带来府里,莫不是文王也有问题?”

        周尚书解释道:“别多想。这位文王对陛下忠心耿耿,在这次叛乱中也算是救驾有功。等他伤养好了后,朝廷还需要他做事。”

        周夫人惊讶了,疑惑地问:“难道朝廷要重用这位藩王?这合适吗?”

        “你一个妇人家,问那么多这些事做什么。好了,早日休息吧!”周尚书不想把利用文王的事情告诉周夫人。怕自己的妻子说漏了嘴,让文王知道朝廷会利用他引诱赵王入京。听说文王胆子不大,万一跑了怎么办?

        周夫人翻了个白眼,不服气的反驳道:“妇人家怎么了!若是朝廷有机会让女子入朝为官,你还敢说这话吗!”

        “女子入朝为官?你怕不是在说梦话。”周尚书嗤笑了一声。

        周夫人心里不悦,翻身背对着他,将被子抢过来。

        周尚书:……

        算了,就这天气,不盖被子也没事。

        现在叛乱已经结束,文王寻思着,那几个大臣应该不会再利用他了。第二日,便让照顾他的禁军去把他的随从找回来。

        随从来到周家,见到文王伤成这样,心疼极了。

        “殿下!您受苦了!”

        文王点头,感慨道:“本王还能活着真是不容易!”

        听说其他入宫赴宴的藩王,当日就被反贼屠杀了。文王觉得自己真是幸运!

        “殿下,京城真是太危险了。等养好伤,我们就离开这里吧!”随从说。

        文王摇头,扫了眼站在一旁的禁军,跟对方说:“你上街给本王打听打听最近发生的江湖事。”

        禁军知道文王是故意支开他的,默默点头,离开了这里。

        等人走了,文王才对随从说:“本王想过了,还是留在陛下身边最安全!姜国那边,本王已经得罪了。对付秦王,本王也参与其中。秦王的子嗣若是活着,必定不会放过本王。还有那个赵王,肯定也不会放过本王的……”

        随从惊呆了,小声地说:“那殿下还不如不来京城呢!  没来京城前,殿下只得罪了姜国那边。来了京城后,不单惹了秦王,还得罪了赵王。这是何必呢?对了,殿下为何会得罪赵王?他也来京城了?”

        “此事说来话长,先给本王倒杯茶。”文王一脸无奈。

        半个时辰后,随从可算是了解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惊叹道:“这赵王真是厉害!苦心筹谋这么多年。他手握重兵,为什么不直接起兵谋反?这不是更简单吗?”

        文王一脸鄙夷的说:“你懂什么!赵王若是敢动边境的兵马,北疆胡人必定会伺机来犯!到时候内乱外乱,大周一团乱。其他三个国家还不趁机发兵攻打大周?所以赵王不敢起兵谋反。”

        随从面色不自然,改口说:“殿下,为什么周尚书待您这么好?难道殿下不觉得奇怪吗?”

        “因为本王救驾有功。但是又不方便住在宫里。住在外面又有危险。所以周尚书好心收留了本王,让本王在这里养伤。”文王觉得周尚书人还不错。

        “这周尚书,可是顾命大臣。殿下一个藩王,住在他府里,走得太近了。旁人肯定会多想。”随从总觉得,周尚书把文王留在府里肯定是另有目的。

        文王沉默了,他放下茶杯,盯着空茶杯发呆。

        随从提议:“殿下?要不小奴另找一个地方?亦或是咱们厚着脸皮去某位太医的家中养伤也行。”

        “你现在就去叶家,跟他们说。本王受了伤,想到叶家养伤。问问叶家人的意思。”文王慌了,越想越觉得周尚书把他留在府里这件事不对劲!可他又不能乱跑,毕竟他现在树敌不少,都是大敌。叶家就是个安全的地方。叶统领为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一定会保护他的!不会害他!

        随从摇头:“叶家?这也不妥吧?听说叶家极少与其他官员有人情往来。殿下一个藩王,要跑去叶家养伤,叶家肯定不会答应此事。”

        文王心情焦虑起来,吩咐随从:“若是叶家人不收留本王,你就跟他们说,带本王进宫。”

        哪怕那几个大臣要算计他,有小皇帝护着,这些人至少会顾忌一二。文王觉得,小皇帝那么善良可爱,肯定会保护他的!

        “是!”

        随从立马去办事。

        叶统领正在家中养伤,得知文王派人过来,想住在他的府上,觉得此事奇怪。

        “文王可有说为何要过来住?”叶统领问管事。

        管事回答道:“说外面不安全,怕被某位藩王报复。”

        叶统领想了想,点头说:“行。让他过来住吧!”

        叶夫人劝道:“他毕竟是个藩王。难道你不怕被朝中的官员盯上,借题发挥?”

        “只要陛下信我,我问心无愧!”叶统领一脸正气。

        叶夫人不再劝他,跟管事出去的时候,吩咐管事:“老赵,你亲自过去接文王。若是发现什么不对劲,找个借口拒绝了。”

        管事点头:“明白了!”

        回到前院,叶家管事笑着回应文王的随从:“不知文王伤势如何,若是行动不便,我们叶家过去接他。”

        叶家竟然同意让文王住在府上!随从不敢置信。考虑到带着叶家人去周家接文王,可能会让周家起疑。文王的随从拒绝了叶家管事。

        “不必了。我家殿下身边有禁军照顾,晚些时候禁军会送他过来。”

        听说文王身边就有禁军,叶家管事觉得等文王过来,就清楚对方有没有问题了。所以没有坚持过去接人。

        随从一路跑回周家,将事情告诉文王。文王很高兴,直接让随从背着他从周家后门离开。

        周家的人看到文王离开,好奇问了一句要去哪。

        “本王觉得无聊,打算出去听说书。”

        周家的仆人不敢阻止文王,毕竟是贵客,但是又觉得文王从后门离开的行为有些可疑,便跑去告诉管事。

        管事虽然也觉得文王从后门离开这一行为有些奇怪,但是并没有派人去追。周家不少丫鬟小厮被反贼杀死,管事很忙,有很多事要处理。

        周尚书忙碌了一天,回到府里,得知文王出去后一直没有回来,他恼怒地骂了管事:“他是贵客!身上又有伤!知道他出府,你们也不派人跟着!现在让我去哪找人!”

        管事委屈地低下了头。他哪知道文王一个伤者会跑了就不回来!

        想起什么,管事告诉周尚书:“那个照顾文王的禁军回来了。他也许知道文王去哪了。”

        “快让他过来!”周尚书心里着急。

        文王可是他们用来对付赵王的大鱼饵,要是跑了,他们又得另想方法对付赵王了。

        禁军来到周尚书面前,如实将今日的情况告诉周尚书。

        知道禁军被文王支出去了,并不知道文王跑去哪。周尚书顿时失落。他低声安慰自己:“他受了伤,应该走不远,还在城内。明日定能把他找回来!”

        周夫人就坐在旁边,从周尚书的反应当中,她已经看出了文王的重要性。看来朝中这几个大臣,要利用文王做什么事。知道自己开口问,丈夫也不会告诉她,周夫人识趣的没有聊这件事。

        文王到了叶家后,跟叶统领聊了很久。大意是卖可怜诉苦,成功博得了叶统领同情。最后同意为文王保密行踪。让文王放心在叶家养伤!养伤期间,绝对不会有外人来打扰!

        文王感动极了,握着叶统领的手哭了。

        “叶统领,您是好人呐!这京城里,除了陛下之外,您是第二个对本王好的人!您的恩情,本王记住了!”

        见文王跟自己的长子差不多年纪,已经经历了这么多生死大事,也没个长辈庇佑,真是不容易。叶统领用爱怜的眼神看着他。

        跟叶家人吃了一顿晚饭后,文王被安排住入客居。

        随从将文王小心的放下来,笑嘻嘻的夸赞:“殿下,您的演技真好!真是说哭就哭!”

        文王挑了挑眉,摸着自己的脸说:“是叶统领善良心软。所以才会相信本王。换个心肠硬的人,哪怕本王流干了眼泪,对方都不会有半分同情。”

        其实刚开始的演的,演着演着,文王真的很伤心,就哭得很厉害。他很羡慕叶大郎,有父母保护,还有几个弟弟,兄弟团结。

        而他,父母都没了。兄弟,更是没有。唯独他一人坚强的活着。

        文帝时期,颁布了新的政令。藩王只允许有一个世子存在。除了世子外,藩王的其他儿子,都归朝廷的宗正寺抚养。等他们长大,会被送去做苦力,哪里有建设,就送去哪里做工。反正过得还不如普通百姓。

        这条政令,极大的限制了藩王的发展。所以政令颁布实施后,有好几位藩王联合起来谋反,最后以失败收尾。从文帝颁布这条政令到小皇帝这一代。效果很显著。文王就是个好例子。所以文王只能依靠小皇帝。

        幽幽地叹了口气,文王闭上了眼睛。

        翌日,周尚书派人寻找文王。从城门那边的入城登记情况,知道文王没有出城,还躲藏在城里。他倒是不急了。打算慢慢找。

        何左相派人来通知周尚书去议事房开会。

        已经调查到反贼利用了姜国使团逼宫。姜国使团虽然离开了京城,但是没有这么快离境。他们要派人拦着姜国使团,把姜国使团带回京城审问。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发文书告知离国与吴国,毕竟这两个国家的使团来参加小皇帝的周岁宴,都死于这次大周宫变。写文书的时候,用词语气要强硬。反正不能让这两个国家把错全都推到大周身上。他们甚至想出了个主意,打算利用此事,撺掇吴国与离国一起逼姜国赔礼道歉。

        周尚书心里感叹,这人文人不单心思多,手段狠,脸皮还很厚!

        “可有异议?”李太傅说完这些事,视线扫过每一个人。

        刘尚书看向何左相。何左相摇头,他也跟着摇头。

        宋尚书见赵右相摇头,当然跟着摇了摇头。

        他们都没有意见,周尚书就更没有意见了。

        宋尚书看了眼赵右相,犹豫了一下,出声言道:“在这次叛乱中牺牲的官员,他们的位置……”

        李太傅抬起手,做了个手势,让宋尚书打住话题。

        这个话题,只要一开始。左相派跟右相派肯定会斗起来。所以李太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打算等追悼会结束,处理了赵王的事情后,再解决官员递补的问题。反正朝中主要做实事的,必不可缺的还是低官阶的官员。好在这次叛乱中,除了禁军牺牲太多,其他职位的低官阶官员并没有出事。

        “眼下还有很多大事等着我们去处理。赵王一日不除,危害就一直存在。官员递补的事情,等解决了赵王后再商议。几位觉得如何?”李太傅目光深邃地看向赵右相与何左相。

        何左相眯着眼睛看赵右相。

        赵右相皮笑肉不笑的回应对方。

        李太傅等了一会儿,见这两位都不出声反对他的话,便继续说道:“那便这么定了。”

        视线不经意扫过周尚书,见对方欲言又止的模样,李太傅问道:“周尚书有何提议?”

        周尚书面色不太自然,低声说:“文王不见了……”

        如果大家一起找,肯定能够快点找到文王。

        李太傅:……

        宋尚书阴阳怪气地言道:“周尚书连个伤者都看不住?真是令人失望!”

        他可还记得,之前周尚书故意算计他与文王勾结的事。

        等解决完大事,再好好收拾周尚书!

        周尚书沉默,没有反驳宋尚书的话。

        李太傅淡淡地言道:“散布消息,说宫里有位宫人中了一种奇毒,半个月后必定身亡。”

        周尚书愕然,疑惑地问:“这与文王有关系?”

        “文王就是那个宫人。防止他对陛下不忠,破坏计划,所以老夫事先让他服下了毒|药。”李太傅告诉周尚书。

        周尚书:……

        突然觉得,李太傅当时在藏书阁逼他辞官作为试探,真是心慈手软!

        “下官明白了。”周尚书咽了咽口水。

        离开皇宫后,他马上请禁军宣布这个消息。

        文王知道小皇帝喜欢听故事,所以会让随从出去收集近来发生江湖趣事。

        傍晚的时候,随从回来,喝了几口茶水后,开始将今日收集到的故事讲给文王听。

        “就这些?”文王有些失望。都不是很精彩。江湖儿女,情情爱爱的八卦故事,又不适合讲给小皇帝听。

        “还有一件事。说宫里有位宫人中了一种奇毒,半个月后就会身亡。殿下,您说奇怪不奇怪。一个小小的宫人,中了毒,也值得民间热议?再说了,民间是怎么知道宫里的人中|毒的事情?难道是宫里故意散播出来的?”随从说话的时候,又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正准备喝。

        文王脸色大变,激动地叫道:“不好!快回周府!”

        随从被文王吓到了,手一抖,茶杯从手里掉落,摔倒了地上,茶杯顿时裂开,茶水四溢。

        “殿下,您怎么了?”随从不安地询问。

        文王捶打着床榻,咬着牙说:“那个中毒的人就是本王!宫中发生的事情怎么会传到民间!肯定是故意散播出来的!”

        随从呆了。

        “快收拾东西。罢了,也别收拾了。反正没东西收拾。直接背本王回去!”文王一脸恼怒。他都忘了,自己服下|毒药的事。这毒一日不解,他能跑去哪?

        随从赶紧将文王背起来,带着文王离开叶家,跑回周家。

        周尚书就待在家里,看到文王回来了,笑呵呵地说:“文王殿下跑哪听说书了?”

        文王木着一张脸,冷冷地问:“你们何时给本王解药?该配合的本王已经照做配合!”

        他堂堂藩王,被这群大臣欺负成这样,难道不要面子吗!好歹他也是宗室子弟!是皇族!

        周尚书笑着言道:“文王殿下不如先好好养伤。这解药,到了时间太傅会送来的。”

        文王咬牙切齿地怒骂:“本王好歹是宗室子弟。是陛下的血亲!你们如此欺辱本王,可把陛下放在眼里!”

        收敛起脸上的笑意,周尚书无奈地解释道:“文王殿下既然身为宗室子弟,更应该对陛下忠心耿耿,帮助陛下铲除奸贼!”

        文王抿着嘴不说话,脸色沉沉的。

        周尚书请他进屋坐下,先给他道了个歉,然后将李太傅的计划告诉他。

        文王听完后,气笑了。

        周尚书向他抱拳,面色诚恳地言道:“请文王殿下挺身而出,帮助陛下!”

        “本王自然愿意效忠陛下!可本王不愿意被人逼迫着做事!周尚书明白吗?”文王目光深深地凝视着周尚书,他的手拍了拍桌面,怒意很浓。

        周尚书颔首:“周某明白了。是我们几人做的不妥。周某再次向文王殿下道歉!”

        文王心中的怒意渐渐消了。周尚书这个人还行,没有那么傲气,好歹还是愿意尊重他的。

        倒是那个李太傅,此人最可恶!骚主意都是这老头出的!多次利用他,算计他。还逼他吃毒|药!这老不死的!心眼又多,做事又狠!为了大局,也不惜牺牲小部分的人!这样的人,最后还是个大功臣,还会留名青史。

        越想文王越来气。刚刚熄灭的怒意,又燃烧起来了。


  https://www.dldwx.cc/xs/80502931/132984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