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繁星的邀约 > 第19章 梦里的雨声

第19章 梦里的雨声


周四的晚上,她回去的时候,在楼道里就听到宿舍内传出来的争吵声。

        “……宿舍不是你家!我们也不是你妈!没有人有义务让着你!”

        方昕的声音很大。

        “我从来没有说过要让着我!不就是卫生没做好吗!至于天天找我麻烦吗!”

        朱月衫带着哭腔。

        “你那是一次没做好吗?上周扣了分,这周又扣了分,开学一共就两周吧?!王越脾气好不跟你掰扯,你以为我们都好欺负是吗?”

        陈书锦赶紧往里走,打开门,宿舍里人正站成两波,方昕和朱月衫在对峙,王越、李若楠和唐雯各自站在旁边劝。

        见到陈书锦进门,方昕一屁股坐在床上,两手交叉胸前:“反正我是受够你了,我住校时间也不短,第一次见你这样的。”

        朱月衫满脸是泪:“我就只是!发现今天要讲的作业忘了写!赶紧打扫完回去补!——我这个人怎么了?你天天在宿舍攻击我,我还没跟你计较呢!”

        方昕翘起二郎腿:“是哦~就你要学习,就你要交作业,在宿舍要遵守集体纪律,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懂,你不会是个学婴吧?”

        陈书锦:“这是怎么了?外面都听到了,都坐下来好好说吧。”

        方昕:“书锦你别管,我今天非要跟她好好说清楚不可。”

        唐雯:“大家都和气一点吧,没多大点事。真的。”

        方昕:“唐雯你什么意思,你不是宿舍长,什么都不用操心,我帮王越说一下还成我的错了是吧。”

        唐雯想反驳,话到嘴边又停住了。

        她去看王越,王越也在看她,两个人眼神中都透着无力。

        陈书锦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想了想,问:“方昕你杯子呢?喝点水,咱们消消气,慢慢说。”

        “刚放在阳台了,我去拿。”李若楠说着往阳台走。

        “还有朱月衫,大家都坐下吧。”

        朱月衫站在原地没有动,她抬手擦脸上的泪,大声喊道:“我之前听到过你们背后议论我什么——我承认!开学那天我妈是说话难听!我也不想让她来!那天我跟她还吵了一架!都是我的错!我对不起你们总行了吧?!”

        方昕没有说话,王越和唐雯没有说话,李若楠站在阳台门处犹豫要不要进来,陈书锦倒水的动作也停了。

        几个人脸上都有些讪讪。

        朱月衫甩掉鞋,爬到床上往里一躺,用被子蒙住头。

        宿舍灯这时候也熄了。

        第二天,唐雯课间对陈书锦说:“朱月衫彻底不理人了。早上我和王越在宿舍,她回去拿东西,看都不看我们一眼。”

        陈书锦没有说话。

        她也不知道该怎么解开这种局面,好像每个人都没有错,但又好像每个人都错了。

        心里也烦躁,为什么学习之外还要操心这种事情,这就是集体生活的意义吗?

        接下来每个晚上,朱月衫回宿舍都特别晚,她不在教室,但每次都是熄灯了才回到宿舍,一声不吭,洗漱完立刻上床。

        九月中旬,已经入秋,秋老虎只剩余威,只在午间还透着股热意。这几天的天气总是又阴又沉又闷,没有一丝风,连蟋蟀知了都沉寂躲藏起来。

        周日中午,陈书锦吃完饭,回了教室。

        坐在座位上,面朝前方放空了一会儿大脑,有点困。她不想回宿舍休息,正好周日下午大家都跑出去放松了,教室里除了她,仍然只有许兴言,低着头写写算算。

        高二以后,好像每次见到许兴言,他都是这种模样。

        陈书锦索性又在课桌上趴着睡起觉。

        ……

        不知道多久,梦里忽然意识到雨声,醒过来去看窗外,才发现楼下地面都积了水,几米外,苍翠的树叶被雨水打得直颤。

        再一看自己身上,披着一件蓝底白纹校服外套。左边的人回来了,穿着件浅橄榄绿的长袖卫衣,也趴在桌子上睡着。

        她摸了一把校服,十分宽大,好像不是她的。

        这时候,左边的人似乎是感觉到她的动静,也醒了,迷瞪着眼睛,见她手里捏着校服袖口,抬起头:“我来的时候看你在睡觉,外面下雨又冷,就把自己的衣服给你披上了。”

        声音仍带着倦意,沙沙的。

        陈书锦道了谢,把校服摘下来递给他,又从抽屉里拿出自己的穿上。

        她再次环视教室,这时候许兴言也不在,教室里只有她和宋繁。

        她问:“你怎么不去宿舍睡?”

        宋繁反问她:“那你呢?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陈书锦沉默。

        “我们这次考完试,十月中旬才能出结果,总算又能正常学习了。”宋繁没有追问,伸了个懒腰,“最近老师讲课快吗?我落下的作业多不多?”

        陈书锦顺势说:“课堂笔记和作业我都有,你看我的吧,有不会的我给你讲。”

        接着抽出课本:“明天上午要先讲英语、数学,英语还要抽查背诵,你先把这些写了,剩下的慢慢来。”

        “下午语文还好,物理也要讲作业,今晚赶紧补吧。”

        “化学和生物下节讲新课,暂时不着急。”

        宋繁接过,快速翻看起来。

        “笔记写这么详细?”他看了一眼陈书锦。

        陈书锦本来就是预备着等宋繁回来给他抄的,但她当然不会承认,学着他平时的语气说:“我就是这样的人,上课特别认真!”

        宋繁咧嘴,又低下头翻起来。

        过了一会儿,把英语书小心推到陈书锦面前,讨好道:

        “陈老师,英语课文太长了。我觉得需要你帮我讲一讲,要不然不会背。”

        陈书锦有点想笑:“行吧。”

        虽然只走了一周,但因为中间断了档,上课也有不懂的地方,比如张隆上课就喜欢玩化学梗,说话语速又快,宋繁有时听着听着就茫然起来,陈书锦只好时不时盯着,偷偷告诉他是什么意思。

        主课六门,他缺下的量不少,跟新课的同时疯狂补旧课,一块时间掰成两块用。陈书锦这几天就帮宋繁赶进度,下课给他讲错题,晚上陪学到教学楼熄灯。

        题讲多了,忽然觉得,听和讲真的是两个角度看问题,而且宋繁理解快,有时候举一反三,反而让陈书锦有了新的收获。

        等宋繁终于追上进度的时候,依赖感也养出来了。做题要找她对答案,语文和英语背诵也要找她,嘴里还振振有词:“搭档就是要这样滴合作!”

        陈书锦:“行吧……”

        宋繁第一次找陈书锦背英语的时候,陈书锦听的额头上青筋直冒。

        她心里组织了半天措辞,最后问宋繁:“你暑假背书也是这样的吗?”

        宋繁无辜地说:“对呀,还能怎么样?”

        “……你有没有听一听书里面附带的录音?”

        她翻开英语资料,每篇课文都配有音频。

        宋繁:“你是说我口语不太标准?这个……会写会听就行了吧?反正高考又不考口语。”

        有些没底气。

        陈书锦劝他:“你既然学了这门语言,最好还是学透。以后如果大学要出国留学,结果口语不行,那多不好,还是得重新学嘛。索性现在就抓好口语。”

        宋繁仍然犹豫——这还是陈书锦第一次见他犯难。

        她问:“你是怕没有时间吗?

        他看向她,点点头。

        陈书锦也跟着想办法,想了一会儿,说:“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周一、三、五不是英语早读嘛,你就在前一天晚上睡前,听三十分钟要背的东西,然后早读咱们互相背诵,发音不标准的地方我帮你纠正。”

        “听练的时间长了,就能慢慢出感觉。”

        宋繁拍板:“没问题!”

        第二天早读就是英语,宋繁来了教室,见到陈书锦,立刻说:“昨天晚上听完听力,睡得特别香。”

        陈书锦:“……”

        一早上都抓着他狠狠纠正发音问题,宋繁被折腾得直告饶。

        与陈书锦狂风暴雨式的教法不同,宋繁带陈书锦数学就温柔多了。

        陈书锦暑期已经简单自学过一遍,听梁辉讲课不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更多的时间用来刷题。数学题千变万化,经常只是改了个数字,解法就完全不同,陈书锦总是恨自己跟数学看不对眼。

        宋繁就带着陈书锦刷,刷完给她讲自己的做题思路,错题会讲,对的题也讲,有时候一道题讲几种解法,讲完又自己出新的题让陈书锦做,让她归纳总结,又耐心又细致。

        陈书锦问他:“你脑子里是存着题库吗?”

        宋繁自动把这句话理解为对他的夸赞,右手流利转着笔,洋洋得意地笑,两个小梨涡都透着一股子骄傲。

        陈书锦发现,宋繁对数字非常敏感,看完题能迅速理出背后的逻辑关系。他的框架性思维也非常强,脑子里是基本定理-数学思想-解题方法分层归类,别人看的题是一道题,他看的是一类题。

        而且宋繁在学的时候一贯注重方法,教了陈书锦很多避免无效学习的技巧——预习课本的技巧,整理错题的技巧,错题迭代的技巧,效率直接提高一倍。

        一些浅显通用的学习方法陈书锦可以套用,但是比较抽象深层次的就没办法。因为宋繁浸透在数学领域比她久多了,都成了本能习惯,她学不来。

        陈书锦也开始摸索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

        都说好的同伴就像一面镜子。对比之后她发现,自己擅长图像记忆,很多复杂的知识点与技巧,只用脑子想记不住,但画个图就好了,有时候是象形图,有时候是结构图,一图了百事。

        每次调用的时候优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笔记上的画面,像书上说的“记忆宫殿”一样。

        而且,这样一来,她虽然在刚接触新知识时比别人掌握起来稍微慢一些,但熟悉之后就会自动在脑海里融会贯通,每个知识点都是手牵着手站好队。这种记忆更加清晰条理,不会乱成一团麻。

        这种发现让她惊喜——所以说,人的潜能还是要不断去探索发现的嘛!

        自此之后,她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又推广到理化生上。

        两个人互相学习,互相进步,越来越默契,陈书锦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喜欢团队合作了,确实是省时省力,又有意思。

        但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https://www.dldwx.cc/xs/77561954/146526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