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执笔画唐 > 第44章 第44章李祺顶梁

第44章 第44章李祺顶梁


一夜无眠,回到客栈后,刘宛筠忍不住拎起酒坛子。

        直接对着酒坛,就闷了一大口。

        心里把会说的脏话,反反复复骂了无数遍。

        最后还是酒劲缓缓上头,才渐渐压熄她的亢躁。

        李祺坐在桌边看她,见她时不时地,轻蔑或无奈般冷笑一声。

        不知是睡着了,还是醒着。

        她走到床边,摸了摸她的脸。

        没反应。

        压低身子凑上前,察觉她呼吸很平稳,像是睡着了之际。

        刘宛筠忽而抬起手抱着她,反身便伏于其上。

        “吓我一……”

        话还没说完,便被突兀的覆住。

        李祺的体香让她很上瘾,上瘾程度不亚于资深酒鬼见到酒。

        而她一直在身旁,诱人程度又不亚于酒就摆在酒鬼面前,却不给喝。

        “大白天的……”

        在刘宛筠移尝其侧颊时,浑身起电、怕自己也绷不住的李祺,喃喃一声。

        刘宛筠困意惺忪地昂起头,眼神写满羞涩,以及想继续的贪图。

        “还得办正事呢。”李祺笑着看她,抬手轻抚她的脸颊。

        “这不是正事?”刘宛筠笑容狡黠。

        这话让李祺脸红到耳垂。

        “大人!”

        “咚咚咚。”

        客房门外,突然传来张适的声音。

        二人对视一眼,无奈的坐起身,稍稍整理凌乱的外衣。

        “进来吧。”

        刘宛筠盘腿坐在床边,困的脑袋乱晃,怎么回事,身上感觉有点冷。

        “诶?大人是刚睡醒,还是没睡?”张适推门一进来,就看到她这般困倦。

        “还没睡,不过你……府吏的事,搞定了?”

        张适摇摇头:

        “想做府吏的倒是很多,只是考试考的是唐律和天祐新法,还需要大人……”

        “这些事宜,我来主持吧。”

        李祺站起身,转头看向刘宛筠:

        “你睡吧,我出去跟他聊。”

        ……

        李祺领着张适,随意寻了个酒楼,借来纸笔后,便开始边说边写:

        “监察府由监察统领,下以州府的数量为准,设置相应人数的巡督,每个巡督轮值负责一个州府。”

        “平日里,刺史例行议事、要办何事、治理方略等等,你也要旁听以及了解。”

        “你有权出入刺史府各部房,查阅一切载录,包括钱库。”

        “监察府府吏,设置十名辅监,各分领百名府吏行事,下再设参事、典簿。”

        “平时行监察刺史府、主持民间诉状等事宜,多走访坊间,多听民言,若有良计,则以公牒呈上监察府,查有端倪亦是。”

        “特殊要案,要有监察大人批准才能行事,否则不可擅自做主。”

        “至于唐律和天祐新法,我叫朝中派人来开办书局、纸监司及印刷司,届时不论官民,无偿派发,人手一份。”

        “哦哦。”张适听的清清楚楚,满心明白:

        “那日常开支,也是小的提前写好预算,然后递交申请是吗?”

        “没错。”

        张适也借纸笔草草记录之后,又再问道:

        “殿下,为何不先将都督府和镇抚府落实了,反而先落实监察府?”

        李祺抿了口茶,组织语言回答道:

        “现在各地,都不知朝中有此决策,监察府实则还是御史形式,流动走访,为的就是暗中调查清楚各地实际情况,比如农田实际亩数,比如常住人口实际户数,存在的弊祸,如大户盘横、官商盘剥等等。”

        “府未落实,御史先至,各地的戒心越小,你们就越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

        “最后,各地以为你们会跟以前一样,走一圈就走了,他们仍旧该如何就如何。”

        “但实际上,你们了解到的所有详实,待三府设立后,都将雷霆处置。”

        “哦哦哦,”张适连连惊艳:

        “看来朝中要做大动作了,好事啊,太好了啊。”

        “殿下,小的还是想再问问,这蓟州东门……”

        李祺笑着反问道:

        “那本宫问你,你想怎么办?”

        “我当然是……可是又没有权利安顿。”张适挠了挠头:

        “要是行的话,小的认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派兵过去,接受那新罗女王的投诚,将小小新罗,改制为大唐的新镇,然后把兵力都留在新罗边境。”

        “我记得几十年前,那边好像是叫安东镇?”

        “就地安顿那些百姓,稍微给些物资,就能安排得妥当了。”

        “行啊,那你就这么办吧。”李祺不假思索道。

        “啊?”张适一脸不可思议和半信半疑:

        “殿下没在说笑?小的一没兵籍,二没……”

        “跟野编们说吧,那些佃户都调走,你就说你有用,野编对你们大唐府兵,心里可是很感激的。”

        “你要用人,他们当然愿意配合。”

        “再找几千你的昔日同僚,统领这些人。”

        “权的话,”李祺从身上摸出御史符:

        “拿去吧,自称御史,万事大吉,明天早上,我在东门等你。”

        “好!是!殿下!”

        张适抖着手捧着御史符,激动的跑了。

        待他走后,李祺又写了一封信,加盖景延公主印鉴后,到刺史府找了个差吏,快马加鞭送去长安,递交李愚。

        随后,来到木匠家。

        木匠家的院子里,忙忙碌碌着几十口人。

        大小木匠都在干活,一边对着铁桦木打磨,一边时不时看一眼图纸。

        其中一人瞅了一眼旁边的木材,喃喃道:

        “这木材估计不够,还得找补些来。”

        闻声,李祺走上前去:

        “还缺多少木材?”

        那木匠闻声抬头,恭敬一声后,边粗略心算边说道:

        “一架车,至少要十棵这么粗的铁桦,百架就得一千棵。”

        “啊对了官家,这玩意是用来弹射粗炮箭的,您瞧,这图纸上写了。”

        “炮箭统一长半丈(166),直径整一尺(33),这相当于直接是一棵树了。”

        “看那位官家要的这么急,小的寻思,这炮箭也得尽快做才是,免得到时候不够用。”

        李祺点点头,看到这些木匠做活计这么磨磨唧唧的,她忍不住说道:

        “你们知道做这个,是要做什么用么?”

        木匠一愣,可从没听过主顾乐意说用途,况且还是军用的。

        一群人转过头来,好奇的看着她。

        李祺略腹黑的将云州的事一说,一群木匠登时气红了脸:

        “好家伙,果然狗改不了吃屎!”

        “早前我还跟那位官家说过几嘴呢,说那朱晁是咋嚯嚯义武镇的!”

        “野编的家乡啊。”李祺略微叹息。

        “所以你们快点吧,晚一天,就要多死几百甚至上千的百姓。”

        “小的现在恨不得多长出一双手来!”

        “快快快!干活!”

        李祺正要走,身后那老木匠又匆匆追了出来:

        “官家,小的已经把造价算好了。”

        “木材有官家供给的话,小的和铁匠那边,收个辛苦费,还有锯片和锉刀之类工具件儿的损耗就成。”

        “一架车五十两金。”

        “哦哦,一百架就是五千两,还行。”

        木匠憨厚地笑着:

        “官家觉着合适就成,咱也真没故意多报,这钱划算下来,一人一天下来,也就拿个二百多钱而已。”

        “主要是那炮箭,兴许在幽州,怕是没人手能做了,尤其是炮箭头部要包的大铁刺。”

        “官家还得另外想办法。”

        “好,谢谢师傅提醒。”

        李祺客气一声,便离开木匠家。


  https://www.dldwx.cc/xs/71743037/159658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