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吾非孤生竹 > 第36章 深夜的嘶吼声

第36章 深夜的嘶吼声


李偃满身的热血因指在脖子上的剑顿时凉去一半,他仿佛想起多年前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是他感觉自己一直在等待被刺喉的那一刻,他扶起韩维:“无事,是我年纪大了胆子也小了。还是你们年轻人好啊,生龙活虎。”

        韩维因刚才的唐突和鲁莽,更是谦和谨慎行事。

        李偃擦拭手中剑时问韩维:“贤侄手中的是把好剑,也是你师父所传?”韩维从进李府那一刻起,就担心手中的剑会引起李偃的注意,尽管他将剑鞘上的纹饰修改了一番。清风剑是家传的剑,当年韩郢很少拿出示人,韩维不确定父亲生前的同僚们有无见过此剑,他早已想到借口,道:“这把剑确实是师父所赠。小时候跟着师父游历各国,师父有收集兵器的喜好,这把剑是他在郯国的黑市上寻得,重金买下。前年是我弱冠,便将此剑送于我。李先生必是识剑的人。”

        果然谎话说久了自己都信了,他主动把剑递上,幸好剑身上的“韩”字已抹去,看不出任何痕迹。

        李偃十分细致翻看清风剑,又颠手试了两招,随口问:“老夫从前有个挚友,你与之颇有几分神似。”韩维听此话,心头一紧,不知李先生是不是看出了什么端倪!他口中提到的挚友应该就是父亲了,只是他不敢贸然询问,也不知这位李先生是否值得信任,便耐着性子不动声色。

        李偃:“我与那位挚友情同手足,曾经在沙场上浴血奋战,互相帮持,你方才打斗的身影与之神似,一时竟让我把你错认做他了,唉!”他重重的叹了口气,年过半百的李偃用袖子拭去眼角的泪痕,望着头顶的松枝沉默了半晌。

        韩维想起记忆中父亲练剑的身影,他或许曾和李先生切磋过武艺,同在黄陵侯麾下朝夕相处,二人之间情比兄弟李偃才会流露如此真挚的感情。韩维克制着情绪,上前安抚李偃道:“相似的人很多,李先生如此想念这位好友,何不拜访一下故交呢?”李偃暗暗的打量韩维,这个年轻人的脸上并无一点神伤之色,难道自己真的猜错了,他道:“说来话长,他已故去多年,已不得相见了。”

        韩维心里一时混乱,若是与父亲的故友相认,那寻找杀父凶手也能得他相助,不过韩维忍耐这多年,决定还是先见过黄陵侯再说。

        韩维劝慰道:“人生难得一份至真至诚的情谊,李先生刚才哀痛之情让晚辈都忍不住心酸起来。”

        二人坐在花坛边缘上正说着话,忽然听见一声大呼:“我儿伤在哪里了?快让为母的看看!”

        从一处墙角走出一个头发雪白的老妇人,上了年纪的缘故,她急匆匆的步伐显得趔趔趄趄,几乎就要扑倒。李偃慌忙站起来走上前扶住老人,急切的责备道:“母亲呐,平日里叮嘱过多次,你腿脚不好不要乱走动,为何还走得这样慌忙,摔了可是要命的事!”

        李母伸出枯蒿的手摸摸儿子的背,说道:“我听小岚说你在与人练剑,生了一头汗水还伤了脖子,快让我看看伤的怎么样?”

        李偃扶母亲在花坛边上坐下,道:“儿子很久没使过剑,刚才一时兴起,和这个小晚辈比试了几下。

        正好活动下筋骨,流了一身汗倒感觉舒畅许多,并没有伤到,又是小岚胡说!”李偃像哄孩子一样把衣服往下扒开,露出脖子给他母亲放心!

        李母笑说:“就你需要活动筋骨,我走几步都让小岚看着,你母亲一身老骨头都要僵硬了。”

        李偃:“你这身体常年不好,需静养,不宜多走动。”

        李母见儿子并没受伤,才看见眼前站着一个年轻人,上下打量了一番,夸赞道:“这是谁家孩子,长的这样俊俏,过来给我瞧瞧。”

        韩维走近李老夫人行了礼,这老夫人和所有上了年纪的女人一样,见了年轻人便问起他们的大事。她和颜悦色的看着韩维,问:“长的真俊俏,哪里人氏?可有婚配啊?”

        韩维被老夫人冷不丁的一问,迟疑地回道:“小辈是舒窑人,还未婚娶!”

        老夫人说:“我要有孙女,就把你定下喽!”众人都哈哈哈大笑起来,韩维说:“老夫人慈眉善目,使晚辈想起自己的祖母来,她和您一样说话慈祥可亲,极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

        李老夫人:“你祖母高寿啊?”

        韩维说:“小时候家穷,父母怕我饿死,卖给了外乡人,后几经转折遇到我师父,所以只记得少许关于祖母的事情。”

        李老夫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小辈的脸疼爱道:“他们也是为了你能活命,不该记恨他们,你祖母的心又何尝不痛!”

        老夫人慈祥的眉目和宽慰的话语像幼时祖母抚摸在头上那只温暖的手,韩维的心也柔软起来,他流露出孩子般的求安慰的神情,他点头道:“老夫人说的是,有条命活下来就行!”

        李偃扶着老母回屋后,韩维坐在老松树下看着远处一片白云想念记忆中的祖母,他已经淡忘了祖母的样子,只隐约记得祖母常常要他陪着她睡,他就搂着祖母的臂膀听着她慈祥的声音睡去。

        韩维正想的出神,哑巴马夫拎着一个桶走到花坛边上开始浇花,韩维搓了搓有点凉的双手,问马夫:“这几日我看花盆的水就没断过,你浇的这样勤快,不把花都淹死?”

        马夫憨笑着点头,自顾自浇花。

        李偃次子李雄走过来说道:“你别管他,安平就爱给家里的花儿树儿浇花,不知都浇死了多少棵了。我父亲格外喜欢这个安平,去哪里都会带着他,也乐此不疲从外面买花回来给他浇,还命人把家里犄角旮旯都种上花。”韩维环视了院子每个角落,确实栽满了植株花草,他道:“安平这个喜好还真特别!”

        李雄说道:“可不是,他脑子不灵活,不过好在老实本分,除了浇花,从来没有惹过事。”

        韩维好奇的问:“安平从小就长在这里?”

        李雄坐到韩维身边,看架势是要和他长谈下去了:“他来我们李家不过十几年,那年父亲外出办事时把他从梁莒带回来,听说是脑子不好才被家人丢弃。”

        韩维:“梁莒与齐接壤,又是因养不活家口而丢弃的缘故。大国之间轻师好战,国家不能休养生息,致使百姓穷困不堪,饿死的、丢弃的孩子比比皆是。”

        李雄:“我楚与齐结成同盟,基本上相安无事,也是百姓之福。听说公子陈要娶韩国公主,这又是一件好事情。”

        那日宴席上听李偃提起过此事,便接了李雄的话说:“听闻韩国也要我们嫁一位公主过去,选中了黄陵侯的孙女。这样的女子以一人之力,结两国之谊,实在令人敬佩!”

        李雄笑着反驳道:“女子生来就要嫁人,不嫁韩国也会嫁于旁人,终究是要嫁,我没看出来这有什么值得敬佩的!”

        韩维见话不投机,找个借口说道:“刚才练了几回剑乏了,我先回去休息了!”

        李偃起初对韩维那把剑有所怀疑,那把剑乍看确实与当年韩郢在书房中拿出的相似,他当时也只是粗略看过一次,只记得剑身上有个深凹的阴文“韩”字,而这把剑没有任何刻过字的痕迹。这个谭昭远在千里之外的舒窑城长大,若真是韩郢之子,凭一个几岁的孩子能有多大的能耐躲避到舒窑,何况李旭说过韩家老小都已经死了。

        李偃这几日对谭昭的相处和观察,以及故意提到故交之时观察过谭昭的神态,那孩子的脸上没有一点起伏的表情,光凭与韩郢神似这一点确实不能证明他就是韩郢之子,李偃想:“可能是我多虑了,不过要对这个孩子多留意一些。”

        韩维两次告别李偃,李偃实在没有理由再挽留,拿出衣物和银钱相赠,说道:“下次来郢都把我这当成自己家,不要生疏,你就像我的孩子一般。”韩维一一拒绝了李偃的好意。

        韩维也暗中观察李偃的为人,虽贵为郊尹,确平易近人温和沉稳,他有好几次冲动想告诉李郊尹,他就是韩郢之子。

        在辞别的前一晚,李府发生了一件怪事。当夜已是子时,韩维躺在床上辗转多时还不能入睡,屋内一片漆黑,连屋外也似墨一般,这时他突然听见外面传来几声男人的狂叫,那声音在深夜里穿透了黑暗,显得凌冽凄惨,韩维心中一惊,暗想道:“难道有人在动刑?”他迅速穿上衣服拎上剑,悄悄打开房门贴着院墙走进暗夜中,他站在院中的墙角处,仔细分辨那几声狂叫来自哪个方向。又一声更凄厉的吼叫声传来时,韩维翻过院墙,迅速往李府西南角跑去,如果没有弄错,那个方向是李府几个下人的住处。


  https://www.dldwx.cc/xs/44385940/144883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