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 > 马丁的奇妙冒险 > 第二十一章 奇异壁书,羽化仪式

第二十一章 奇异壁书,羽化仪式


出乎马丁预料的,洞穴的面积并不大。三人拿着火折,小心翼翼地贴着洞壁,走过大约五分钟的路程便到了尽头。

        伊苓打头,走近了洞穴底部的山壁。

        她举着一点微弱摇晃着的火光,静静地站在壁前。

        这时候,马丁才看到岩壁上有些模糊、微小的痕迹。密密麻麻、毫无规律地分布在整张墙壁上。

        痕迹似乎是某种文字或是图案,但看起来太过潦草,也可能只是一些意义不明的划痕。

        “……这是……?”一旁的苏南莲发出惊讶的声音,加快脚步走上前去,仔细端详起来。

        看了一会儿之后,少女蹲下来,从最底部的划痕开始,用手指一点点摸过,不时圈划几下,又从衣服兜里拿出笔记本和笔,不停地涂写、修改、对照,一会儿又开始奋笔疾书。

        “……她在做什么?”

        马丁有些疑惑。不过很快他就理解了。因为当他走到少女身边,看到苏南莲手上的笔记本,上面是一排排相互对应、不断变化的字体。

        少女笔迹很漂亮,看得出来书法功底很深厚——不过,更令马丁惊叹的,是那页纸上出现了至少十种以上的字体,并且明显按照演化的时间前后进行了排序。

        马丁为了防止打断苏南莲的思路,虽然心中疑惑,却也没有开口提问。

        “……苏小姐,你知道这上面写着什么吗?”

        沉默的时间过去了十多分钟,看到苏南莲轻舒一口气停下笔,马丁忍终于不住开口问道。

        马丁虽然不是专业的考古人员、历史学家,但毕竟也是有着“盗墓大师”的记忆和技艺,一些常见的古字体还是认得出来的。

        不过很明显,这壁上刻着的,不属于任何一种有广泛影响力的古字体。否则一开始马丁也不会只把它们当做划痕了。

        “是的。”苏南莲坦诚地点了点头,“不过这种字体非常少见……我也是最近准备前来云南之前,才偶然在一本古籍上发现的。笔记本里就记录了几个常用字的音节和字形,文章整体的意思是根据全文和一些边边角角的细节推倒出来的。”

        “……难道是云南这边少数民族或是原始部落用的字体?”马丁猜测道。

        “确实与此相关。”苏南莲说,“……另外,从文法来看,可能是某种祭祀或是重大仪式的祭词。”

        “哦,也就是说,”马丁挑了挑眉,“……是云南某个少数民族或是原始部落进行类似于巫术祭祀活动的遗迹……”

        “如果单纯的只是这样,还算挺好理解的。”苏南莲叹了口气,一副很苦恼的样子,“……问题是,我在仪式的语言之中,看到了很浓重的道教的色彩。那种字体,明显是道教符咒字体的变形……”

        “……”马丁有些愕然。

        他脑海中突然闪过之前看到的羽尸,以及想到的某个道教名词。

        ——“羽化”。

        古代修道士修炼到极致。跳出生死轮回、生老病死,是谓羽化成仙。

        而苏南莲还在一边继续说道:“……不过幸好,我对这个莫名其妙的仪式的大体内容,已经知道的差不多了。”

        “只要借助马丁先生您的本事,就算是那种很危险的仪式正在进行,也可以重新布置或是停止、逆转、改变……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根本不必担心。”

        说到最后,苏南莲自信满满地下结论道。

        ********

        庞一白额头上不停地留下冷汗。

        他看着盘踞在树洞内侧的羽尸,对着他张开大口,离他只有五到六米的距离。

        尖利的牙齿仿佛倒刺丛生,不规则的尖锐锯齿突生,没有舌头,口腔底下,就是鲜红色不断蠕动着的的腔道,腔道的口径随着呼吸,放大缩小。

        庞一白还看见羽尸尖牙上挂着还殷红着的血肉,嘴角也沾着饱餐一顿后留下的血液,缓缓沿着狰狞的面庞与干枯的表皮流淌下来。

        ……毫无疑问,那是他的手下们肉/体的一部分,在这世上留下最后的残骸。

        庞一白强忍住一瞬间从肚子深处涌上来的呕吐感。

        他谨慎地往后退了一步。

        ——然后那只羽尸就猛地扑了过来,仿佛没有下颚的拘束一样,嘴巴张开一个不可思议的钝角角度,咬向庞一白。

        ——然后它一头撞到了早就布置在洞口上的铁丝网。

        铁丝网因为瞬间的巨大冲撞力而往外猛然突出……但坚韧的材质让它最终还是承受住了这股力量。

        羽尸干枯得几乎紧贴骨架的身体,仍然在反作用力下被勒出条条凹陷,发出凄厉的嘶嚎。

        庞一白深吸了一口气,按下了背在身后的手中的遥控器按钮。

        “噼里啪啦!”

        一道蓝色的电光骤然亮起来,电光游走在组成铁网的每一根铁丝,不时爆发出明亮的火花。

        “嘶吼吼吼!!”撞在铁丝网上的羽尸一时间没来得及脱身,电流瞬间沿着金属进入了它的躯体,将其紧紧黏在电网上。

        通电的羽尸发出更加尖利、好像要撕破耳膜一般的尖啸。

        不一会儿火光四射,羽尸身上也被灼烧出几处焦黑的皮肤。缩在臂膀两旁的翅膀上,也是羽毛不停在抖落。

        庞一白看着被电网死死黏住无法动弹、身上电火花乱喷,而且挣扎还越来越有气无力的羽尸,心中突然冒出了想拿起手边的枪先给它在脑袋上开个瓢的冲动。

        于是他就这么干了。

        在羽尸的脑袋上,对准某个区域连续开了八枪,终于打碎了那一部分的头骨。

        里面流出来的不是迸溅的白色脑浆,而是一个幽黑黑的洞。

        然而羽尸还是没有停止挣扎,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缓慢地颤动着。

        不过庞一白却不再理会,而是转身匆匆地朝山下走去。

        ——确切地说,是柳阴村。

        ——地点,李家大宅。

        ********

        ★注:有关道教字体。

        在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古代知识体系中,文字学知识向来享有崇高的地位。事实上,世界各民族中,只有华夏民族把汉字由简单的书写符号提升为一种艺术。

        而正好与此相反的,道家所倡导的“道法自然”、“妙趣天成”等思想,提倡的则是文字的“非功利化。”

        道教认为,世俗社会使用的文字是“华季之世,生造乱真,共作巧末”的产物,是“流尸浊文,淫僻之字”,“真正的文字”在阴阳初分之际就已自然生成。《真诰》中借紫微夫人之口讲述文字产生之始末云:“造文之既肇矣,乃是五色初萌,文章画定之时。秀人民之交,阴阳之分,则有三元八会群方飞天之书,又有八龙云篆明光之章也。”有些道经又进一步指出,先天地而生的文字实际上是由气凝结而成,《三皇经》云:“皇文帝书皆出虚无,空中结气成字,无祖无先,无穷无极,随运隐见,绵绵常存。”

        受这种“文字乃气之所化”思想的影响,道教对文字体制及其流变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理论。正如之前在《真诰》里提到的那样,万物初萌、阴阳始分之际,就产生了三元八会之书和云篆明光之章两种字体,“其后逮二皇之世,演八会之文为龙凤之章,拘省云篆之迹以为顺形梵书。”后来,龙凤之章和顺形梵书又“分破二道”,“从《易》配别本支”,衍变出六十四种字体,这六十四种字体“遂播之于三十六天,十方上下也。”

        于此,道教的文字便分出了等级。《云笈七签》就把文字分为八个等级,称为“八显”。“一曰天书,八会是也;二曰神书,云篆是也;三曰地书,龙凤之象也;四曰内书,龟龙鱼鸟所吐者也;五曰外书,鳞甲毛羽所载也;六曰鬼书,杂体微昧非人所解者也;七曰中夏书,草蓺云篆是也;八曰戎夷书,类于昆虫者也。

        因而,如今人们说“鬼画符”多带一些贬义的感情色彩,符咒上的字体就像小孩子的胡乱涂抹。实际上当然并非如此。道士们摹写的经书也主要以文字和灵符两种符号系统组成。其中,灵符是他们用以区别世俗文本的重要标志,是否能画好符也是考核一个道士是否具备写经资格的重要指标,道经中就有所谓“画符若得窍,惊得鬼神叫,画符不得窍,反惹鬼神笑”的说法。

        ps:是点娘让我不要把章节内容放进作品相关里所以我才……绝非凑字数!


  https://www.dldwx.cc/xs/25866/1315729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dldwx.cc。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dldwx.cc